-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23
解读席慕容乡愁诗的艺术特色
海
南
在当代, 乡愁文学在台湾文学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盛行于20 世纪50 年代, 此后
绵延不绝, 直至今天, 成为台湾文学最常见的内容之一。在众多的 乡愁 作品中,席慕 容的乡愁诗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中充分蕴涵了席慕容对历史、对民族、对故乡、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内涵, 曾在80 年代的海峡两岸文坛产生过巨大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至今仍有余波。
一、普遍性
与于右任, 覃子豪, 余光中, 钟鼎文等人的乡愁诗一样, 席诗中思归、思乡、怀人、忆旧, 反复吟唱的是心理的回归, 具有鲜明的寻根倾向和漂泊意识。[ 1] 如同所有成长在台湾的人
一样:
我所有的记忆, 所有的期望与等待都与这个岛有了关联, 我实实在在是这个岛上
的一分子, 是这个岛上的人了。 ( 席慕容《漂泊的湖》) 她同大多数由大陆去往台湾居 住的诗人一样, 生活在隔水思乡、思亲、思归的感情漩涡之中, 都有一种背井离乡的苦涩, 个人的苦吟与民族的不幸合而为一。在席慕容的笔下, 强烈的民族情感, 火一样的激情常 常会宣泄而出。民族的苦难、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在诗人心中燃烧不灭。正像席慕
容所说:
血源 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她是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埋伏在最初的生命
基因里面的呼唤。当你处在整个族群之中, 当你与周遭的同伴并没有丝毫差别, 当你这个 族群的生存并没有受到显著威胁的时候, 她是安静无声并且无影无形的, 你可以安静地活 一辈子, 从来不会感受到她的存在, 当然更可以不受她的影响。她的影响只有在远离族群, 或者整个族群的生存面临危机的时候才会出现。在那个时候, 她就会从你自己的生命里走 出来呼唤你。 [ 2] 在当代, 台湾乡愁文学体现出无根的一代对根的呼唤和寻求, 是 民
族情结在人情和人性层面上的盘绕。 [ 3]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也曾说过:
大陆是母亲,
不用多说, 烧我成灰, 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后土。
二、特殊性
但是, 与其他台湾作家的乡愁诗相比较, 席诗又有其特殊性, 诗人在创作其众多乡愁诗代 表作的时期, 还从未见过自己的故乡。她的乡愁诗, 无疑是独具特色的, 主要体现在: ( 一) 特殊的蒙古民族文化的积淀
席慕容全名是穆伦 席连勃,
慕容 是 穆伦 的谐译, 意即大江河。祖籍内蒙古
察哈尔盟明安旗, 1943 年生于四川, 1949 年迁至香港, 后随家飘落台湾, 直至1989年才 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大草原。作为蒙古贵胄, 席慕容的乡愁是来自原始初民的民族深层心理 积淀, 是维系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无意识情结。她写乡愁所凭借的, 更多的是根植于源远流 长的血缘纽带, 前辈的启蒙及天赋的诗性想象力。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观点 曾指出: 即使这个人不是在她自己民族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 其民族意识的基因也会在冥 冥之中对其发生一定的作用。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铸就了席慕容特殊的民族心理素质、思 维方式和感情方式, 她从文化寻根的方式中获得了创作优势。
( 二) 特殊的主题意象
席慕容诗中常常是通过托物寄情的方式用诗歌描绘她生命的精神家园, 寄托她深邃的思乡 之情。而诗人表现的乡愁, 许多总是与特定的民族地域、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联系在一起。 内蒙古茫茫的草原, 沙漠中的驼影、长河的落日、大漠的孤烟; 塞外、长城、黄河、风沙、 草原, 都以鲜明的形象, 带着特有的色彩进入席慕容的诗。无论是意象的选择, 还是意境
的营造, 都渲染着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的色彩。纵观席慕容乡愁诗, 有几个最常用的意象 浮现在我们面前:
1. 长城。身处异乡的游子, 无不把长城作为漂泊中精神的寄托, 故乡的象征。席慕容尤其 如此。长城有很长一段在内蒙古境内, 因此席慕容在很多的散文和诗歌中都使用了长城这
个意象, 作为她抒发乡愁的载体。例如: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
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 《长城谣》) ;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都太 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出塞曲》)。[ 4] 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
我所拥有的, 只有那在我全身奔腾的古老民族的血脉。我只要一闭眼, 就仿佛看见那苍 苍茫茫的大漠, 听见所有的河流从天山流下。而丛山黯暗, 那长城万里是怎么样地从我心 中蜿蜒而过啊! [ 2] 的确, 特定的身世和特定的记忆使得她的乡愁的载体与其他台湾作家 不同, 那片记载着祖先光荣与梦想, 记载着家族辉煌的大草原就成了作家无边乡愁的栖息 地。
2. 月亮。像很多浸濡了古典中国文化的作家一样, 席慕容大量使用了 月 这一意象来
抒发乡愁。例如:
敕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