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ppt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李商隐 一 目所能及的,仅是一池残荷。枯黄卷曲的荷叶在秋风中瑟瑟地颤抖。一切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只有一种难言的哀伤。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这是我读到的最沉痛的一首诗。 我常常在想他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生于乱世,历经七朝。科考落榜,沦为幕僚。结篱王氏,却从此陷入了朋党倾轧的旋涡中,从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间,漂泊零落,潦倒而终。 美文赏读 二 他的一生都不曾安稳过,我始终觉得他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看透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可他的血脉之中又生长着很蓬勃的欲望,像汩汩淌着的河水所散发出的水藻和淤泥的腥味,淡淡的,却又是固执的。 我总是能从他的一些无题诗中读到一种淋漓如江河流泻的生命体态。那些诗大都写得颇为隐晦且意境朦胧。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华丽的罗帐,轻巧的团扇,艳丽的榴花,以及香炉里金色的灰烬。他用这些凄凉的意境,掩盖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感伤、迷离。他将他的穷困与落魄寄托在这些耀眼的色彩中,两者强烈对比之下,我看清了他所有的失落与孤寂。他是那么的骄傲,他不肯直言他的挫败,所以他只能将明明暗暗的忧伤融入一片绚烂的繁华之中。让后人来捕捉那字里行间难言的情愫。 三 我猜想,他常常独自徘徊在夕阳下。兀自望着风起云涌的晚霞。他的目光穿越如血的残阳,穿越黄昏冗长冗长的街道,穿越烈日下绿色的田野,穿越战场上的烽烟长河,穿越孤寂的月与幽冷的山,穿越日深月沉的无常,穿越隐隐约约的悲喜,呜咽成苍凉的笛声,撒落了一地的碎片。当最后一缕残光隐没在无边的黑暗中时,他便低低地吟着那首《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四 他的一生是极其痛苦的。我固执地认为,中国历史上的诗人没有一个有他那种深重的忧伤。他的痛不同于李煜,他没有李后主那么寥廓的层面去绝望;也不同于李清照的那些闲愁;更不同于柳三变、温八叉的繁华落尽的悲凉。他一生漂泊,一生落魄,所感受到的只是一种空漠漠的哀愁,他的世界是空旷而孤独的,和谁也没有关联。而这种痛苦才是最致命的,因为它连惋惜的资本也没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这大概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诗了。于是,一切定格,秋风扫落叶,残酒、残花、残烛,跟着这样的夜一起沉沦,沉沦在他的天地里。 五 昨日的他,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今天的我们,也不过是明天的沧海桑田。 时间,会冲淡一切。 正如哲人所说:“生存即是苦难,活着即是炼狱,我们无处可逃,于是寻找天堂。” 他一生都在寻找属于他的天堂。可惜追求到的却是苦涩的情感。他踏遍了每一寸土地,却找不到他梦中的繁花似锦与地老天荒。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想我终于理解了这首诗的意义。 【赏析】李商隐的诗难解,主要是因为李商隐这个人的神秘。在本文中,作者用其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这位颇具争议的诗人,来追寻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忧伤、有孤愤、有苦难、有不幸,当然也有令人销魂的爱意,就是缺少欢笑、温暖、理解,甚至是亲情和友谊。 9 李商隐诗三首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析】首联闻蝉鸣而起兴。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徒劳的,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做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接下去,作者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这首咏蝉诗,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从祖父迁居郑州(今属河南)。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两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令狐楚死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娶王女为妻。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曾入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为掌书记;后入徐州卢弘止幕,为判官;又入东川柳仲郢幕。其间也曾在朝任官,但终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病卒。 作者介绍 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离乱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