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及写作背景。 2、归纳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3、学习文章对比映衬的写法,领悟作者通过种树之理来谈为官治民之道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知识点及领悟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导入: 《直背》的故事。“一瞎子,一矮子,一驼子,吃酒争座,各曰:“说得大话的便做头一位”瞎子曰:“我目中无人,该我坐。”矮子曰:“我不比常(音同长)人,该我坐。”驼子曰:“不要争,算来你们都是直背(音同侄辈),自然该让我坐。”这个驼子很有意思,把自己的缺点当作优点来说大话,看来是十分的自信。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新的文章,也是关于一个十分自信的驼子的文章--《种树郭橐驼传》。 二、知人论世 (一)知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自小喜欢读书,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奥的古代辞赋,10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21岁考取进士。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素有“柳痴”称呼。 (二)明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参照课文后赏析) 三、整体感知(参照课文赏析) 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明确:形丑、性善、技高、理明。 第一部分(1-2):介绍人物身世、形貌、技能。 第二部分(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对比与他人种树的不同。 第三部分(4-5):郭橐驼由种树之理移向政务,并说明作传目的。 四、讲解文章 (一)串讲第一部分 重点知识梳理(见课件) 1、郭橐驼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2、对别人赐予的不雅称号持什么态度? 郭橐驼说“甚善,名我固当”,并舍其名,要自称“驼”,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3、第2自然段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能的? 明确:侧面描写。一从人角度,“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二从树角度,“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对比: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说欢迎他的人,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说他技艺高超,点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徏”,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二)串讲第二部分 重点知识梳理(见课件) 1、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 明确:面对好奇的询问,橐驼化神奇为平易,用谦和的语气娓娓道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2、要做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种植时的要求是什么?种后如何管理? 明确:“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筑欲密。”他认为种完后采取的态度是“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弃若”,他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天性栽种,才保全了树木的生机,因而“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正如他自己所评价的那样“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3、他植者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明确:其他人则违背了树的本性。“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4、郭橐驼是如何评价他植者的做法的? 明确:“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三)串讲第三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