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怀古迹其三导学案 优质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巩义中学 语文 学科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编写人:王红莉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9年2月 励志名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咏怀古迹》(其三) 班级: 姓名: 编号: 【学习目标】 1.学会围绕诗中关键词把握诗歌内容主旨的方法。 2.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学习重难点】 品读诗句,理解内容,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重点) 体会杜甫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难点) 【评价任务】 1.通过赏析诗中的词、句等,能分析出诗歌的内容及主旨。 2.能总结归纳并运用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导入新课 ???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问题导学】 1.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复述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 谁在“怨恨”?其“怨恨”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怨恨”到底是怎样造成的? 3.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4.结合你对诗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说一说这种“怨恨”还有可能是谁的?为什么? 【归纳整理】 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达标检测】 1.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2.阅读杜甫的《蜀相》,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1 \* GB3 ①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 2 \* GB3 ②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蜀相》是唐代诗人 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 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 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 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课堂反思】 【相关链接】 ★ 关于作者、背景材料 (见学习指导35页) ★ 解题:《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律组诗,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 课外延伸:关于咏史怀古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思想感情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借古抒怀 其三 教案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

文档评论(0)

damoyi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