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一体 珠连璧合 杜诗《题韦偃画马歌》赏析.docVIP

诗画一体 珠连璧合 杜诗《题韦偃画马歌》赏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画一体 珠连璧合 杜诗《题韦偃画马歌》赏析 诗画一体 珠连璧合 —一杜诗《题韦偃画马歌》赏析 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的东壁上,曾经画有一幅绝妙的马和题有一首精彩的诗。它们珠连璧合,诗画一体,在这座简陋的茅屋里放射过艺术的异彩。 这幅画是唐代大画家韦偃画的。韦偃,京兆人,在唐王朝做过小官,担任过少监等职。“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避乱来蜀,寓居成都。韦偃绘画造诣很深,他长于山水和人物,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尽其妙。他还善画牛羊松石,笔力劲遒,有如颜鲁公书法。而韦偃特别擅长的却是画马。据朱景玄《画断》记载:韦偃“常以越笔点簇鞍马,千变万态,或腾或倚,或龁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跂,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巧妙精奇,韩千(亦是唐代擅长画马的著名画家)之匹也”。 草堂东壁上的这幅马,是公元760年韦偃将离蜀他去,到草堂向杜甫辞行时,用秃笔直接作于壁上的。杜甫又以满腔的激情,在画上题了下面这首诗: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渠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在诗中诗人首先用“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渠画无敌”两句,开门见山地指出韦偃要离开成都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他特别到草堂来向诗人辞行;而画家也十分清楚地知道,杜甫喜欢他所作的画,这是因为他的绘画技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当时还没有人能与他相匹敌。这就非常概括地对韦偃高超的画技做出了恰当的评价,说明这位画家的艺术技巧极其精湛,不是一个寻常之辈。 接着,诗人记叙了韦偃作画的经过。“戏拈秃笔扫骅骝,数见骐麟出东壁。”这两句诗是说,画家提起秃笔好像在闹着玩似的,不费吹灰之力,竟一挥而就地画出了千里马,它们形象生动可爱,宛若珍兽骐麟一样,蓦然间就出现在草堂的东壁之上。“扫骅骝”,就是随意涂抹即成了千里马。“出东壁”,指神骏的良马出现于东壁。这里的“扫”字和“出”字,用的十分贴切、形象,把画家挥毫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也不难看韦偃画马所具的深厚基础和过硬本领。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匹马正在低头吃草,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它们健壮的外形,进取的渴望,都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像这样四蹄可以践踏霜雪的良马,毫无疑问是可以日行千里,并能承担重任的。这同杜甫在《秦州杂诗》中所描写的战马形象:“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非常相似。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就是说,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这里说明了良马是多么难得,而发现良马的确远非易事阿!它同诗人在《高都护骢马行》中所说的“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的意思完全一致。杜甫在写作此诗时,正值内乱外患,战争不息的多事之秋,显然这两句诗不是无因而发,它正寓以渴望人才,选拔贤能,颇有“忧时思将帅”的深刻含意。这也充分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感世伤时的崇高思想感情。 在杜甫的诗集里,不乏咏马的诗篇。诗人早在青年时期,就曾歌颂过“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房兵曹胡马》)的骏马;进入中年,他也曾感叹过“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瘦马行》)的可伤的瘦马;杜甫在他暮年,也曾怜昔过“尘中老尽力,岁晚颇伤心”(《病马》)的病马。应当说,诗人在诗中都不是为咏马而咏马,皆是别有所指,以马言志的。他在这首题画诗里,也是借马以寄托自己的抱负,表现自己的高尚情操,故他把爱马的感情全部都倾注在诗中了。所以,沈德潜曾经指出:“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见《说诗晬语》)仇兆鳌也认为:“韦偃画马,在草堂壁上,乃临行留迹也。公爱其神骏,而欲得此以同生死,其所感于身世者深矣。”(《杜诗详注》卷九) 大画家韦偃巧绘良骥,大诗人杜甫题写名篇,它们都同时出现在诗人故居——浣花草堂的东壁上,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事!然而,一千多年的岁月逝去了,草堂的东壁早已同这座遗址一起永远消失了。壁上所画的马虽不能复现,可是所题的诗却千古永存。我们仍然可以从杜甫的名篇句中,想象得出韦偃所画骏马的英姿来。

文档评论(0)

fangqi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