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近三十年推广种植品种经济效益评价和市场分析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经过多次筛选和本社所建立的销售网络,评定一下品种: (1)酸枣:酸枣以酸枣仁为常用中药,除配方外还是医药工业的原料和出口品种。酸枣树皮、叶、花粉均有药用价值。果肉有开胃、养阴、生津壮阳、补血宁心等功能。以酸枣制成的保健饮料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充分利用荒山地种植酸枣,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管理省工,成本低,收入高,是创造效益的好门路。近年来,随着对酸枣医疗与保健价值的不断认识,全国范围内的酸枣种植热潮正逐步形成。现在酸枣仁的价格一直保持在每千克45元左右的较高价位,并30年稳中求升。2004年至2005年枣仁市场枣仁缺口逐渐加大。目前枣仁市场已处于紧绌状态,价格也由50—60元/kg暴升为现在的80—85元/kg。 生长习性:酸枣适应性很强,耐碱、耐旱、耐寒。荒地、沟边、地埂均可栽培,种植酸枣对于干旱、瘠薄的西部山地应该是最佳选择和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效益分析:酸枣种植如用种子繁殖,育苗1—2年后苗高80—100厘米。便可出圃移栽。移栽后第二年便可开花结果。每亩约333株,以后逐年进入盛果期。按每株产枣仁0.5—0.7kg,每亩酸枣树可产枣仁200kg—300kg,按市价40元/kg计算亩产效益在8000—12000元/亩之间。 详细见附表: 附表:667平方米(1亩)酸枣投入产出效益一览表(干品)
效益分析
项 目
合计
投入
种苗
农药化肥等
2400元
333株×6元=1988元
400元
产出
商 品
8800元至12000元
220公斤到300公斤×40元/公斤=8800元至12000元
效益
8800元至12000元减去2400元
6400元至9600元
注:酸枣寿命40年 (2)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年销量在万吨左右。因其疗效显著,价位起伏很大。90年代初期,价位在每千克10—20元间波动,70年代时价位曾上涨至每千克40—50元间。21世纪初至2003年则一直在每千克30元左右浮动。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最佳生长温度20~25℃,对土壤要求不严。怕干旱,耐寒。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比较潮湿的砂质壤土为佳。效益分析:半夏用量大,用途广,具有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的特点,一般亩产干品2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40元/公斤计算,亩效益在8000元以上,净收入6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是重量约20—30倍,特别是入世后,半夏在国际市场的走俏成度还将翻番,乘机大胆投资,大力发展不失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近几年价格有较大幅度上升,收购价达到50元左右每千克。因其毒性较大,其销售情况受到国家控制,其销量也一直稳定。 详细见附表: 附表:667平方米(1亩)半夏投入产出效益一览表(干品)
效益分析
项 目
合计
投入
种茎
农药化肥等
3800元
60公斤×60元/公斤=3600元
200元
产出
商 品
11250—13500元
250—300公斤×45元/公斤=11250—13500元
效益
11250—13500元减去3800元
7450—9700元
(3)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植株高30-50cm。块茎近圆球形,直径3-4cm,块茎旁常生若干小球茎(形似虎掌)。叶1-3或更多,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6-13,披针形,中裂片长15-18cm,宽3-4cm,两边裂片依次短小,侧脉6-7对,离边缘3-4mm处弧曲,边缘为集合脉。佛焰苞淡绿色,管部长2-4cm,径约1cm,向下渐收缩;檐部长披针形,先端锐尖;附属器黄绿色,细线形,长10cm,直立或略呈“S”形弯曲,浆果绿色至黄白色,小,藏于宿存的佛焰苞管部内。以块茎入药,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 栽培技术:1.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4-16cm挖浅沟,沟深1.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5cm与畦面齐平。播种后灌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表湿润。温度在20-25℃时,播后10天即可出苗。冬季用腐熟堆肥或厩肥覆盖畦面,保温保湿,有利幼苗越冬。第2年春幼苗出土后,将堆肥或厩肥压入苗床作肥料,当苗高6-9cm时,选择阴天,将生长健壮的小苗,稍带土团,按行株距20×15cm移植于大田。栽后浇一次定根水,以利成活。2.松土除草、追肥 苗高6-9cm,进行第1次松土除草,宜浅不宜深,只要耙松表土层即可。锄后随即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1000-1500kg;第2次于6月中、下旬,苗长到20-25cm高时,松土可适当加深,并结合追肥1次,量同前次;第3次于7月下旬,正值虎掌南星生长旺盛时期,结合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