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与指挥--指挥学(上)讲课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合唱指挥发展的历程。 二、合唱指挥的职责。 三、合唱指挥具备的条件。 四、学习合唱指挥的方法和建议。 一、合唱指挥发展的历程 合唱作为集体的艺术形式,需要拍子、节奏整齐统一。音高准确一致,声部和谐完美,音响变化协调,歌声充满激情与魅力。这些都需要指挥的统一安排和指导。 在欧洲指挥最初也是和中国一样由演奏(唱)者兼任,如:击掌、跺脚、乐器演奏着腾出一只手或双手指挥。合唱指挥的产生主要归功于欧洲中世纪(5——15世纪)教会的唱诗班,教会是人们思想精神领域的主导者,掌控者几乎一切文化艺术领域,教堂修道院是文化教育的中心,教会成立唱诗班,有专职的的音乐家。“乐监”制确立,‘乐监’——教堂音乐事物的总负责人,兼作曲、领唱、指挥等职责于一身。教会的清规戒律起初只允许唱单声部音乐即“格里高利圣咏”,圣咏有3 000多首。歌词来自圣经,广泛用于圣事和弥撒。圣事(日课——修士每日的8次圣事:晨祷、早祷、早课、九点前后课、午祷、下午三点前后课、晚祷、夜课。弥撒——是天主教最隆重的礼拜仪式。)当时的单声部声乐曲,齐唱,没有伴奏,音域不宽,要求音色统一,情绪温和朴素,表情庄严虔诚。用今天的话来讲:音乐简单,乐监击拍法指挥就足够了。 后来音乐的发展,“格里高利圣咏”出现了齐唱、对唱、轮唱(应答轮唱——乐监领唱,唱诗班合唱,即“一领众合”形式)。 再到后来复调音乐产生,即多声部音乐产生,多声部要求音量、音色均衡,模仿式复调主题与答题互为交替的要求:答题出现,主题退让,它们之间又要相互烘托,唱法(美声唱法开始)等等这些必须有“乐监”指导,此时的“击拍法指挥”上升到“训练者”。唱诗班的合唱队员随着乐监的手势或头的仰、俯来歌唱。有时乐监也弹羽管键琴或风琴的和弦来引导音乐的起伏。 15世纪音乐由教会扩展到宫廷,声乐与乐队结合开始运用总谱。指挥指导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开始指挥其他人的作品,这样开始形成了指挥这一专业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指挥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巩固了下来。采用乐谱卷起来的纸筒或提琴弓来指挥。 17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都采用过这种形式指挥自己的作品(如大家熟悉的帕莱斯特里那、拉索、蒙特威尔第、维瓦尔迪、巴赫、亨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浪漫乐派的门德尔松、瓦格纳、勃拉姆斯、西贝柳斯、威尔第等)。他们无一例外不与教会唱诗班和宗教合唱作品有关联。 19世纪德国小提琴家斯波尔在伦敦演出第一次使用了指挥棒。此后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主张使用节拍器和击拍图式;瓦格纳首创了指挥理论,他主张指挥作品时,只会可以表达他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他扩大了乐队和合唱队的人数等等,这些给予了指挥者以理论上的指导。经历代指挥家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为大家所公认的科学、严密的指挥艺术语汇。指挥也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的艺术技巧。但是当时还没有任何音乐院校设有专门培养指挥的机构或系室。 直到20世纪初,音乐院校的才开始开设培养指挥人才的系科和课程,从此培养指挥专业人才便走向了正规。 在我国自远古时期遇到大型的狩猎、或劳动时,就有“一领众合”的形式出现。“领”就起着指挥和统一音乐与动作的作用。据历史记载,我国周朝(距今2700年以前)这一形式就用于祭祀、典礼或宫廷娱乐的庞大的乐舞表演(器乐、声乐、舞蹈相结合的大型演出形式),规模多至数百人、表演时有人协调节拍、节奏、结构的一致和变化,这个人往往有表演者兼任,如击鼓、拍板、领唱等。 我国的戏曲产生后,伴奏乐队中的鼓师以敲击板鼓和拍板掌掌握乐队(文武场),而且还统领整个戏曲表演的节奏、速度和韵律,实际上居指挥地位。在民间的器乐合奏中,指挥同样也是司鼓者。 解放初期有苏联专家杜马舍夫开设“合唱指挥训练班”培养指挥约20人,为期一年。 如今,我国每一所音乐院校都开设《合唱与指挥课程》,重视培养合唱与指挥人才。 四、学习合唱指挥的方法和建议 1、方法通过排练、音乐会等形式多接触合唱,借鉴有益的方法,勇于实践。 2、建议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将对合唱队员的要求付诸在自己的言行上,养成有计划高效率的工作作风。 一、合唱指挥动作的原则 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一、指挥动作的原则 1、准确:是指挥动作及强拍动作要干净、准确。设计的动作要符合作品情绪、内容。 2、简洁:设计的动作以规范图式为基础,摒弃多于动作,力求做到清晰简洁和一目了然。 3、美观:指指挥的动作和体态要力求达到自然、协调、洒脱和美观大方。 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1、姿势 站姿——演出。 须注意:头部不要随着节奏点或动;膝关节不要一起一弓;腰不要扭动;不要含胸、挺腹、耸肩、丁字步、立定步。 坐姿——排练; 须注意:上身自

文档评论(0)

135****7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