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拉第、麦克斯韦和电磁理论
???韦伯穿过一个又一个欧姆。把回音带给我──“我是你忠实而又真诚的法拉,充电到一个伏特,表示对你的爱。
???????????????????????????──麦克斯韦
???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从直观的猜想提出了磁力线、场的假设,但是他一时无法用实验去证实,便将这个预言存入皇家学院地下室的文件柜里,专等知音者上门。
???他于1832年3月存起这个预言以后,等了整整二十三年,也未见有一人上门,未听到一句能理解他的知心话。相反,倒是常有不少人,包括当时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经常讽刺挖苦他。他只有靠发奋工作来消除这些烦恼。他在工作很疲倦的时侯,便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有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开普勒在发现三定律后说的那段话:
???反正我是发现了,也许要到一百年以后才会有人理解。看来此生不会有人同我分享发现的欢乐,我只能忍受这种发现的孤独了。
???一天,他正唉声叹气地翻着每天收到的一大摞学报、杂志,忽然眼前一亮,一篇论
文的题目豁然映人眼帘:《论法拉第的力线》。他尤若饿汉拣着一块甜面包一样,一口气将那些文字连标点一起扫了个精光。这的确是一篇好论文,是专门阐述他的发现、他的思想的,而且妙就妙在文章将法拉第充满力线的场比做一种流体场,这就可以借助流体力学的成果来解释;又把力线概括为一个矢量微分方程,可借助数学方法来描述。
???法拉第从小失学,未受过正规学校的训练,最缺的就是数学,现在突然有人从数学角度来为他帮忙,真是如虎添翼。他忙看文章的作者是谁,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从这一天起他就到处打听这个作者,但是就如这篇文章的突然出现一样,作者也突然的无影无踪了。法拉第只好望着天花板叹气了。
???就在法拉第盼望着与麦克斯韦见面,却又无从找寻之时,通柱苏格兰古都爱丁堡的大路上正匆匆走着一个小伙子。这人正是麦克斯韦(1831年~1879年)。他本是在伦敦剑桥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的,但是前几天突然接到家里来信,说父亲病重,便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老家来了。
麦克斯韦生于 1831年11月13日。正好是法拉发现电磁感应那一天后的第三十三天。好像上帝将他送到人间就是专门准备来接替法拉第似的。麦克斯韦九岁那年母亲因肺病去世,于是他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父亲是一位极聪明而又不愿受传统束缚的工程师。一次,他在桌上摆了一瓶花教儿子画写生。不想画完后交来的却是满纸的几何图形:花朵是些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是些三角形,花瓶是个大梯。父亲摸着儿子雅气的脸蛋说:“看来你是个数学天才,将来在这方面必有所成。”于是便开始教他几何、代数。麦克斯韦也真是个神童,在中学举办的一次数学、诗歌比赛中,他一个人竟囊括了两项头等奖;十五岁那年中学还未毕业就写了一篇讨论二次曲线的论文,居然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麦克斯韦十六岁便考进爱丁堡大学。一次上课,他突然举手站起,说老师在黑板上推导的一个方程有错误。这位讲师也赌气似他说:“要是你对,我就叫他‘
1850年,父亲又把他送到剑桥大学学习。 1854年他以数学优等第二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即对电磁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年就发表了《论法拉第的力线》。正当他才华初露要在新领域大显身手时,忽然接到家信,便急急赶了回去。
???麦克斯韦是一个孝子,一进家门看见父亲形容枯槁,卧床不起,便想到自己幼年失母,父亲拉扯自己的艰辛,不觉抱头痛哭。之后他终日侍药床前,百般温顺。为了就近照顾父亲,他又写信给剑桥大辞去职务,准备在离家不远的阿伯丁港的马锐斯凯尔学院任教。第二年,父亲溘然长逝。他就到马锐欺凯尔学院上任,主持一个“自然哲学”的讲座。?????
???冬去春来,转眼到了1860年,麦克斯韦来这里已经四个年头,他关于土星光环、气体力学的研究虽已取得重要成果,却无暇顾及他时刻挂念的电磁学。这时又赶上马锐斯凯尔学院和另一家学院合并,他主持的讲座也被取消,新的饭碗还不知道在哪里。这时他的母校爱丁堡大学正要招一名自然哲学讲座的教授,他连忙报名。同考的有三人,论学问和名声,他自然稳被录取。不想在口试的时候,他面对台前母校里的那些前辈师长,不知不觉又紧张起来,虽然也努力想放松一点,但反而时快时慢,语句断断续续。最后终因“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而落选了,他只好带着妻子再次来伦敦投靠皇家学院。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没想到正是由于在爱丁堡落选,却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
???法拉第自从阅读了麦克斯韦的那篇文章后,就天天留心有无类似的文章发表,同时也到处打听麦克韦的消息,谁知就如慧星划过天空一样,从此杳无音讯。而他也一天天的老了,到1860年他已是一个七十九岁高龄的老人,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发现不
为人知。莫非那地下室里的文件真要到百年后才能实现吗?这天早晨,当他拄着拐杖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散步时,远处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