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uuml;r)曾是我国茶区偶发性害虫,近十几年来,随着转基因棉花在中国的大面积应用,以及农药种类变化,盲蝽蟓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爆发成灾,其种群也不断扩张,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1,2]。目前,绿盲蝽在北方绿茶产区普遍发生,30%左右的茶园受害,受害严重的茶园春茶减 本文由WwW. 提供,产70%以上[3~5]。由于在盲蝽蟓爆发前,此虫一直是农业上的次要害虫,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棉花绿盲蝽,而关于茶叶绿盲蝽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防治上还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因此,生产上急需建立茶园绿盲蝽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保障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借鉴了近期棉花、果树绿盲蝽的一些研究成果,综述介绍了北方茶区绿盲蝽发生、危害、预测预报及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园绿盲蝽可持续治理提供依据。 1 茶园绿盲蝽的形态与危害 绿盲蝽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广西,西至甘肃东部、青海、四川、云南,东达沿海各省均有分布[6]。同时,绿盲蝽的寄主植物种类多达38科147种[1],多样化的寄主使其能够广泛分布于各种农田生态系统,在我国南方茶区和北方茶区都有危害。 1.1 绿盲蝽的形态 绿盲蝽属于半翅目盲蝽科,很长时间内被归入草盲蝽属(Lygus),近年研究发现其与草盲蝽属种类形态上有较大差异,现统一归入厚丽盲蝽属(Apolygus)。陆宴辉和吴孔明[1]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可以用来进行田间绿盲蝽的识别,与常见的中黑盲蝽、三点盲蝽、牧草盲蝽、苜蓿盲蝽进行区分。 1.1.1 成虫 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0 mm,宽约2.2 mm,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1.1.2 若虫 若虫5龄,特征与成虫相似。一龄:体长1.04 mm,宽0.50 mm。头大。唇基突出。眼小,黑色。触角灰色被细毛,第一、二节粗短,第三节较细,端节最长且膨大。喙末端达腹部第二节。胸部环节宽度一致,第一节较长,第三节最短。背片骨化部分深绿色,周围及背中线绿色,腹背中央有暗色圆斑。头胸部之长大于腹部。 二龄:体长1.36 mm,宽0.68 mm。眼小,黑色。触角灰色,被细毛,第四节长而膨大,细毛密集。头部,前、中胸背中央有纵凹陷。胸背骨化部分深绿色,边缘及中线浅绿色,中、后胸和后缘凹入,侧边具极微小的翅芽。头胸部之长小于腹部。 三龄:体长1.63 mm,宽0.88 mm。眼红褐色。触角基两节绿色,端两节褐色,第一节粗短,第四节略膨大。 本文由WwW. 提供,前胸背板梯形,背中线凹陷。翅芽与中胸分界清晰,中胸翅芽盖于后胸翅上,后胸翅芽末端达于腹部第一节中部。腹部比胸部宽,第一、二节每节有一排黑色刚毛,第三到第十节每节有两排黑色刚毛。 四龄:体长2.55 mm,宽1.36 mm。前胸背板梯形,背中线浅绿色,两侧具有深绿色方形骨化部分,盾片三角形。翅芽绿色。末端达腹部第三节。腹部第四节最宽。足绿色,胫节绿色。 五龄:体长3.40 mm,宽1.78 mm。触角红褐色,端部色深。端部两节较基部两节为细。盾片三角形,边缘深绿色。中胸翅芽绿色。脉纹处深绿色。膜区黑绿色,末端达腹部第五节。后胸翅芽浅绿色,覆于前翅之下。足绿色,胫节被黑色微毛,有刺。 1.1.3 卵 长形,长约1.0 mm,端部钝圆,中部略弯曲,颈部较细,卵盖黄白色,前、后端高起,中央稍微凹陷。初产时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黄绿色。越冬卵乳黄色。 近期研究发现,绿盲蝽头壳宽值与龄数呈显著相关性,可以用绿盲蝽头宽来识别其龄数[7],田间调查时若虫虫龄可以根据形态特征和头宽数据加以确定。 1.2 绿盲蝽对茶树危害 虽然都是刺吸性害虫,绿盲蝽是典型的细胞取食者,与蚜虫、粉虱、叶蝉等汁液取食者将口针插入寄主植株筛管和导管直接吸取营养的取食方式不同,盲蝽取食时将口针插入到植物细胞间隙和细胞内部,然后通过口针剧烈活动撕碎植物细胞,同时向外分泌唾液,将要取食的细胞变成一种泥浆状物质,然后将其吸入体内[8],因此会在植物组织的相应取食部位留下一个空洞,外在表现为黑色刺点[9,10]。不同植物受绿盲蝽危害后,症状表现常常会有较大差异。绿盲蝽若虫和成虫均能刺吸危害,其具有明显的趋嫩性,主要危害茶芽和第一片叶,第二、三、四片叶很少危害[11],幼芽被害部位首先呈现小红点,随后颜色逐渐变成黑褐色,随着叶片伸展,被害点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孔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淮瑞风S5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奶茶烤串策划方案.docx VIP
- 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pdf VIP
- 2025年党建知识测试复习卷含答案.docx VIP
- 10《往事依依》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中国移动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战略及党建知识测试题 .docx VIP
- 透析病人低血压个案护理.pptx
- (优质!)50500-202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新旧版本的主要变化逐项对比分析.docx VIP
- 驾驶员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