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诗两首(母亲)》高效课堂导学案.docVIP

七年级语文《诗两首(母亲)》高效课堂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七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请印220份) 课 题 第7课 《诗两首(母亲)》 主备:柳春芳 说课时间:2012.10.23 审核:易昌柱、曹晖、 马仕雄 是否已审核:是 时间:2012.10.23 学习目标 1、了解泰戈尔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培养文学情趣及文学素养。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有表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歌。 3. 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魅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人思念母亲的真挚情感并且学习借鉴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 学习课时 二课时 一、聆听导语,明确目标:约2分钟 此环节注意认真听教师导入,回味以前积累的歌颂母爱的诗歌,迅速调整好心态,进入课堂角色,产生学习兴趣,并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目标见学案)。 二、听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使用多媒体朗诵,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歌带给人的感受。 2、互相交流听读诗歌的感受。 3、自由朗读诗歌。 另: 朗读指导见(纸船) 三、师生共同研读,完成学案,训练应用:约8分钟 1、理解文题,了解作者 (1)泰戈尔: 2、学生朗读全诗,感知泰戈尔《母亲》的内容和感情。 自由诵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朗读设计参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3、指导学生自读《母亲》。 按照知诗——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的学习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质疑: (1)这首诗的立意和结构有什么特色? (2)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4、比较阅读,激发思维。 (1)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语言、结构、内容、创作风格等角度比较。] (2)你认为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有联系吗? [说明:①允许有争议,正确对待创作中的借鉴和启发;②结合 中国民俗中放河灯的习俗及国外漂流瓶的故事讲解托物抒情。] 四、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修正学案,也可质疑问难(约5分钟) 就学案题目进行交流,质疑问难。 我的质疑: 五、清理过关,练习检测 1、全班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3、品析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用“求”合适吗?“爱和悲哀”分别指什么? ⑵“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馨香”怎么能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4、《纸船》和《母亲》两首诗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时有什么不同? 5、同步解读 纸船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来源:Z#xx#k.Com]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7、“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中“妄弃”是什么意思? 8、“我”明知这些“小船儿”承载不了“我”的愿望,为什么还“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9、在第三节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0、总结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1、下面对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起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三、美文赏读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

文档评论(0)

小虾米追薯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