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狭窄护理常规.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动脉狭窄 ﹙ = 1 \* CHINESENUM3 一﹚定义 肺动脉狭窄即肺动脉口的狭窄,由于肺动脉瓣病变导致的右心室到肺动脉血流受阻的疾病。 ﹙ = 2 \* CHINESENUM3 二﹚临床表现 1、轻度肺动脉狭窄患者临床上无症状,可正常生长发育并有正常的生活能力。 2、中度肺动脉狭窄患者,一般在20岁左右出现活动后心悸、气急,严重者可出现右心衰竭症状。 3、严重肺动脉狭窄的患者,常在幼年期出现明显症状,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紫绀、严重缺氧、心功能衰竭,患儿会出现喂养困难。 ﹙ = 3 \* CHINESENUM3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 与心功能减退、水电解质失调有关。 3、有脱管的危险 与患者烦躁、管道固定不当有关。 4、体温升高 与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 6、皮肤受损的危险 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有关 7、潜在并发症 低心排综合征、右心衰竭。 ﹙ = 4 \* CHINESENUM3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心功能监测,严密的观察心律的性质和心率。 (2)肺功能监测,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咳嗽,咳痰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监测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2、术后 (1)循环系统的护理。 (2)呼吸系统的护理。 (3)肾功能的监测。 (4)管道护理。 (5)体温监测。 (6)并发症观察。 ﹙ = 5 \* CHINESENUM3 五﹚护理措施 1、术前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测量四肢血压。 (3)活动:有肺动脉高压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缺氧发作。 (4)遵医嘱给予吸氧。 (5)遵医嘱给予极化液,调整心功能者,使用强心、利尿、扩管药,确保药物的准确输入。 (6)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7)预防感染:保暖防寒,避免受凉后感冒,并发呼吸道感染。 ()密切观察其有无心力衰竭、感冒或肺部感染等症状。 2、术后转入CICU 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3、术后转出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2)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者,应及时启用起搏器或输入异丙肾上腺素。 4、并发症护理 (1)心脏骤停 行心肺复苏。 (2)低心排 = 1 \* GB3 ①症状:平均动脉压50mmhg,尿量0.5ml/kg/h,中枢与末梢温差4度,指端发凉、苍白。 = 2 \* GB3 ②护理:充足氧供,加强呼吸道护理,镇静,避免不良刺激,确保血管活性药有效输入,必要时配合医生转CICU行呼吸支持或IABP辅助。 (3)灌注肺 = 1 \* GB3 ①症状: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血痰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 2 \* GB3 ②护理:充足氧供,加强呼吸道护理,镇静,避免不良刺激,必要时配合医生转CICU行呼吸支持。 (4)心律失常 = 1 \* GB3 ①常见有: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实行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 2 \* GB3 ②护理: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必要时行心电图检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 = 6 \* CHINESENUM3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成人患者一般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听音乐等放松心情;儿童一般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护士应指导患儿家属多陪伴孩子玩耍,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的想法。 2、健康指导 (1)术前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感冒。 (2)增加营养,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3)保证充足的睡眠。 3、出院指导 (1)出院三个月后进行复查,如果在此期间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2)正中切口者,三月内平卧位休息。 (3)出院后不能做较剧烈的运动。 (4)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4、健康促进 (1)了解自己心功能情况,所用药物的作用、剂量、服用时间、注意事项、副作用等。 (2)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3)食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适当控制盐的摄入。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