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豆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豆豆腐腐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豆腐”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豆豆腐腐 【概况】: 基源 为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种子加工制 成品。 原植物 大豆Glycine max(L .)Merr . 历史 本品始载于 《图经本草》。 《纲目》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 为之。” 《随息居饮食谱》载:“豆腐,以青、黄大豆,清泉细 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 点成不压则尤软,为腐花,亦日腐脑;榨干所造者, 有千层,亦有百叶,有腐干,皆为常肴,可荤可素。” 当今制豆腐多用大豆表皮为黄色者。 余项参见“大豆”条。 。 【生药】: 加工炮制 一般用黄大豆,水浸约1天(夏季 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 沸,即成豆腐浆,再点以盐卤或石膏,即凝成豆腐 花,然后用布包裹,榨去部分水分,即成。 【药性】: 性味 甘,凉。 ① 《图经本草》:“寒。” ②宁原 《食鉴本草》:“甘,平。” ③ 《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胃、大肠。” 功效 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 主治 赤眼,消渴,休息痢;解硫黄、烧酒毒。 ①宁原 《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 气,消胀满。” ② 《纲目》:“清热散血。” ③ 《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 ④ 《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 渴、胀满。 并治赤眼肿痛。” ⑤ 《本草求原》:“解硫黄毒。” ⑥ 《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 中,宽肠,降浊。” 用法用量 内服:煎炖食之。 外用:敷贴。 。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 《食物药用指南》:“治 痢疾,肠炎:醋煎豆腐食用。 每日2~3次,每次100~150g 。” ②姚可成 《食物本草》:“治饮烧酒过多,遍身红紫欲 死,心头尚温:热豆腐切片,满身贴之,冷即换,苏 醒乃止。” ③ 《食物药用指南》:“治产妇乳少:豆腐500g,炒王 不留行30g 。 共清炖,喝汤食豆腐。” ④ 《食物药用指南》:“治慢性气管炎:鲜豆腐100g, 生萝 卜洗净。 捣烂绞汁15ml,饴糖或蜂蜜30g 。 共拌食。 每日1次。 连续食用。” ⑤ 《拔萃方》:“治杖疮青肿:豆腐切片贴之。” 。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有人好食豆腐中毒,医 不能治,作腐家言莱菔入汤中则腐不成,遂以莱菔汤 下药而愈。” ②黄宫绣 《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 或卤汁而成,其性非温。 故书皆载味甘而咸,气寒无毒,且谓寒能动气。 至云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并非里 虚无热无火温补之谓也。”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