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
壤
中
主
要
的
农
药
残
留
及
其
迁
移
方
式
系别:XXXXXXXX
专业:XXXX
班级:XXXXXXX
学号:XXXXXXXXX
姓名:XXX
土壤中主要的农药残留及其迁移方式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研究发现,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导致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生物危害的根源。土壤已经成为农药的重要“储存库”和“集散地”之一,当土壤中农药残留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对土壤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土壤中的残留农药还可通过挥发、扩散、质流产生转移,污染植物、大气、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并可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使农药的残留浓度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及人体健康。同时也有一部分农药被土壤中的有机颗粒物等吸附,其可提取性和生物有效性降低,暂时退出循环过程,即发生老化现象。
一:土壤中主要的农药残留
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为主要特征的土壤、大气和水体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危害土壤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对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安全、区域生态安全、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POPs是一组具有毒性、持久性、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能进行长距离迁移和沉积、对源头附近或远方环境与人体产生损害的有机化合物。在该组有机化合物中OCPs尤其能够通过农产品、水体以及食物链放大效应进入人体而积累在人体内肝、肾、心脏等脂肪较多的组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因此,土壤OCPs残留、迁移和生态风险评价成为当前土壤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作为土壤、大气和水体中POPs的重要来源,OCPs包括氯苯类和氯化脂环类两大类有机化合物。OCPs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它的1、持久性和难降解性 2、生物蓄积性 3、半挥发性 4、高毒特性。
二: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
有机氯农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有机合成农药,其最为典型的产品就是滴滴涕和六六六,他们是以苯为原料生产的氯代苯及其衍生物。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主要靠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吸着。吸着包括了吸附和吸收两个过程。吸附作用是有机污染物与土壤固相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其他过程。农药在土壤中吸附作用通常用吸附等温线表示,常用的有Freundlich、Langmuir和BET公式,通过拟合Freundlich吸附公式 可求得农药在土壤吸附系数(Ka)。
logCs 2log Ka+n/logCe
式中:Cs为农药吸附在土壤中的数量(Ixg.g-1),Ce为达到吸附平衡后溶液中农药的浓度(腭.mld),1/n为关系曲线的斜率。
三: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方式
进入土壤的有机氯农药,将发生被土壤胶粒及有机质吸附、随水分向四周移动(地表径流)或向深层土壤移动(淋溶)、向大气中挥发扩散、被植物吸收、被土壤和土壤微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
(1)挥发扩散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挥发作用是指该物质以分子扩散形式从土壤中逸入 大气的现象。挥发作用的大小与有机物的性质及环境条件有关。农药的挥发性作 用可产生于农药的生产、贮运、使用等各个阶段中,各种农药通过挥发作用损失 的数量约占农药使用时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不等。
(2)移动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是指土壤中有机物随水分运动的可迁移程度。根 据水份运动方向可分为沿土壤垂直剖面向下的运动(淋溶)和沿土壤水平方向的 运动(径流)两种形式。径流可以使得农药等有机污染物从农田土壤转移至沟、塘、 河流等地表水体中,淋溶则可使之进入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是 一种综合性特性,所有影响到有机物吸附性能、水解性能、土壤降解性能、光解 性能等因素都会或大或小地影响到它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3)转化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行为包括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两大类。其中, 非生物降解主要指化学水解和光解,而生物降解是指通过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 物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这里的生物类型包括各种微生物、高等植物和动物,其中微生物降解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①微生物具有氧化还原作用、脱羧作用、脱氨作用、水解作用、脱水作用等各种化学作用能力,对能量的利用要比高等生物体更加有效;②微生物具有高速度的繁殖和遗传变异性,使它的酶体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③虽然微生物、高等植物和动物能够代谢和降解许多有机污染物,尤其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但对一些人工合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pptx VIP
- 幼儿园课件:绘本《太阳想吃冰淇淋》.pptx
- 锅炉安全操作培训记录.docx VIP
-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22版).docx VIP
- 李坚贞忠之士贞.pptx VIP
- SL 670-2015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docx VIP
- 红光机器厂实训报告总结与反思.pptx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风险分层管理和治疗策略中的应用相关试题及答案.doc VIP
- MBN_LV_124-1_2013-03 12V车载电子系统电气要求和测试.pdf VIP
- SJT 11364-2014 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