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接对方的急长发球 (指的是人们常说的比较冲的那种)。一般来说,用长胶接发球不
吃转,但接的质量好坏却是很有区别的。现在许多人与长胶球手打的多了,也琢磨出不
少对付长胶的办法。比如:发两条线的急长侧上、下旋。因为许多打长胶的遇到这种发
球,尤其是在比赛中,多是仓促地挡一板,但由于这种接发的“侵略”性太小,而且总是
一成不变的这么接的话,就给了对手很大的预判空间。对方往往在发球前就已经想好了
发抢的战术了:发完急下,球还没越过网,就已经做好了暴打的准备了;而发完急上,
如果你档高了,他就冲,否则就能很从容地起一板高质量的加转,从而使长胶方立即陷
入被动,我吃过不少这样的亏。我现在应对这种战术的体会是:在用反手接斜线急长时
不要盲目减力挡短。因为如果对方发的是个急侧下的话,减力挡很容易下网,更不要被
动地随便挡一个半长不短的球。相反要多发点力在上升后期或高点 (不要太早)用侧切
来接,而这种侧切是可以通过改变球拍的角度切斜、直两条线的。由于是侧切,所以往
往可以借对方侧旋,使回球横着走。切斜线时,拍子的斜角尽量大些。我发现这样接急
长侧旋发球(包括不转的奔球),质量和成功率都比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切斜
线的话,最佳的落点选择是对方的反手小三角。如果控制不住的话,至少也得尽量把角
度回得大些,长点不要紧,只是最好不要回到端线附近,怎么说呢?就是至少应该切到
靠近边线的地方。做这种侧切的时候,动作会比较大些,也就是向左前方的挥拍轨迹
(以右手为例,下同)比较长。而正是因为动作稍大,才保证了接发球的稳健性以及落
点的隐蔽性,也能给对方造成些心理上的压力。接的时候拍型相对与垂直而言稍稍仰一
点,不能太多,有一个不太大的引拍动作,以便可以使上腰部的力量。反手接发球用腰
力?对!这也许是打长胶的一个特殊之处。在接球的瞬间做好重心交换(由右到左),
这样接过去的球有较快的速度,而且比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对方发抢的部署。当
然,任何接发球的方法都不能自始至终一个样,假如你的手感比较好,且能准确判断出
来球的旋转,减力挡短 (对付侧上或不转的奔球)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如果对方发的
是直线,我在别的帖子里已经谈到过,考虑到对方 (右手执拍的)多数站在反手位发球,
首先考虑用比较大的力(七成左右)打回斜线(亦可回直线),为了保证接球的稳健性,
这时可以略微提一下肘,正手轻微的提肘是长胶打法经常需要的,特别是对付下旋球,
这主要是可以避免手腕过多的晃动,从而提高拉、撩的命中率 (我不提倡在发全力攻的
时候提肘,而应该通过调整球拍的仰角,类似与任何胶皮的低球突击)。而有时由于判
断的关系,来不及这么回的话,就只能削一板了。我在削这种球的时候,是借力、借旋
转削的。板型相对直些,在高点或下降前期先切后送。由于先切了一下,所以回球一般
不会很长,但比较转。动作是:引拍—下切— 向前送一送 (说时迟,那时快,还请大
家体验一下)。如果削时的板型太仰的话,由于缺少了切的这一环节,回球也就不会很
转,或许就是回了个“姑娘球”给对方。
2 )正手位的防守(包括靠近中路的偏正手位)。长胶反手位的防守相对容易些(?),
而当对方攻正手位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手伸过去,试图挡一板。这个习惯是
非常不好的,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必须得把那个坏习
惯改掉!快带当然是最主动的办法,因为那样的回球速度快,对方很难继续发力攻,但
对于不少业余球手来说似乎有点儿难度。所以,我比较赞同在对方来球的质量比较高的
时候多用“快捂”和“截切”,而当来球质量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再发点力带,或发力打回
头。所谓的快捂就是在上升期迎前借力档,我多是用此来防落点不是很长的球。而截切
则是在上升期 (最多是在上升后期,最好是在第一点,即上升前期)向下切一下,板型
略垂直,高点截不是不行,而是难度大了一点。(顺便回 Johnhawk 兄:你的理解是对的。
只是很转的球也可以这样接)这个接法是前国手陈子荷的经典之作,窃以为这的确是我
们打长胶的急需养成的一个正手位防守的好习惯。截切回的球由于是向下发力,所以很
容易接出短球,且很低很转。这个动作与金云美的反手截击弧圈如出一辙,原理是一样
的,只不过换到了正手。而陈子荷在接中路偏正手位的攻球时,会迅速地调节一下站位,
用这个方法将球截回去。我在 90 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ppt VIP
- 最新美的集团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方案.docx VIP
- AVEVA Marine 船舶生产设计培训中文材料 (套料).pdf VIP
- 汇川(INOVANCE)ME320L变频器说明书.pdf
- 迈向净零碳排之路—2030光储能源转型白皮书-InfoLink.pdf VIP
- 【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护理给药制度ppt.ppt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机工程学(西南交通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x VIP
- 公考行测送分口诀包.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