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记散文特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游记散文研读和教学 古代游记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 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名篇佳作 众多,而且名家辈出,群星灿烂。许 多作家就是因为一篇游记散文而傲 视文坛,历久弥新,许多经典作品对 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心态有 着巨大的影响。比如陶渊明,一篇 《桃花源记》,使多少文人对那一片 神奇的“世外桃源”充满向往;比如 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千百年 来,一直被具有儒家情怀的为政者奉 为 “圣经”,抬头捧读;比如王勃, 一篇《滕王阁序》,成为骈体文的登 峰造极之作,千古传颂;比如苏轼, 一篇《前赤壁赋》,不仅使黄州这个 小城名闻史册,成为旅游胜地,而且 文人骚客每每落寞之时,总要反复诵 读,以释放心中官场羁旅的无限愁怀; 比如张岱,一篇《湖心亭看雪》,不 仅反映了晚明文人生活的微妙情趣, 也成为文人赋闲生活的浮华若梦…… 不用举很多例子了,我们已然了解, 古代游记散文十分重要,它不仅勾勒 了大好河山的瑰丽景致,而且寄托了 文人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文人难解的 百结愁肠。 今日研读,更有现实意义,它能 丰富我们日益枯涩的心灵,润泽我们 日显苍白的生活,能矫正我们对大自 然的恶劣态度和蛮横气势,能使我们 在盲目的快节奏面前,慢慢放下脚步, 去欣赏身边的美丽,去凭吊古人的雅 致,去与古代文人对话,去提升我们 的生活质量和增加我们的幸福指数。 当下,引导中学生研读古代游记 散文,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深远。 我认为应弄清以下一些基本问题: 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古代游记散文研读的基本篇目; 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 山水里到底有什么——古代游 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目标、教学 重难点; 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建议; 古代游记散文的学习要求和思 考拓展等。 其中 “山水里到底有什么—— 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 情”,是我们整个课程学习的重点和 难点,要下功夫去钻研。下面对这些 问题分别说明之: 一、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包罗万象,内 容庞杂,层次丰富,其中最主要的两 块内容是游记诗词和游记散文。 说到游记诗词,似乎没有什么争 议,人们通常把那些“游览山川田园、 人文古迹、边塞奇景、名地名胜等内 容的诗词作品”(见朱耀廷主编巩滨 编著的 《中国古代游记》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07 年 9 月版,以下所引该书 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归入游记诗词, 即凡是有叙述游踪、有景物描写、有 情感抒发的诗词都可以算作是游记 诗词。比如曹操的 《步出夏门行·观 沧海》,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谢灵 运的《登池上楼》,陈子昂的《登幽 州台歌》,王维的 《山居秋暝》,李白 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望岳》, 白居易的《忆江南》,王安石的《泊 船瓜洲》,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 古》,陆游的 《游山西村》,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马致 远的 《天净沙·秋思》等,这些诗词 都是游记诗词的名篇。 但什么是游记散文,就没有那么 简单了,出现了很多争议,以至于同 一篇作品在不同的著作里,有人认为 是游记散文,有人认为不是。最典型 的莫过于《桃花源记》这一篇了。 比如鲁迅先生,他把 《桃花源记》 归于传记文,而不是散文,他说: 幻设为文,晋世固已盛,如阮籍 之《大人先生传》,刘伶之《酒德 颂》,陶潜之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传》皆是矣,然咸以寓言为本,文词 为末,故其流可衍为王绩《醉乡记》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 《种树 郭橐驼传》等,而无涉于传奇。(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版) 鲁迅先生认为 《桃花源记》之所 以不是散文,而是传记文,理由有二: 一是 “幻设为文”,是虚构的,二是 “以寓言为本”,有寓言性质,从而 鲁迅先生把 《桃花源记》归到传记文 里面去了。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 认为不应该把 《桃花源记》归属于游 记散文,理由是: “游记文是以真实 的旅游、游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