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带通滤波器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设计选题 选题:平面带通滤波器设计与测量 微带基片选择: RO5880 板材厚度: 0.254mm 指标要求: 通带范围 12.25GHz-12.75GHz(中心频率 12.5GHz 相对带宽 4%) 带内插损 IL小于 4dB 带内反射系数 RL大于 10dB 边带抑制: 13GHz以上至少抑制 15dB 14-16 GHz抑制 30dB 以上 12GHz以下至少抑制 15dB 11GHz以下至少抑制 40dB 8-10GHz以下至少抑制 50dB 在上述指标要求达成的前提下, 过渡带宽越窄越好; 归一化滤波 器的面积越小越好。 二基本原理 2.1 滤波器设计方案的选取 本次设计的主要评分指标之一为滤波器的选择性,为了实现高选 择性的带通滤波器,本文利用源 -负载耦合,交叉耦合,以及混合电 磁耦合等方式在带外适当位置引入传输零点, 从而大大改善了带通滤 波器的矩形度。 该设计思路优势在于可以方便地调节传输零点的位置, 从而改善带通滤波器的矩形度。但是随着滤波器的矩形度不断提高, 对于滤波器通带外的抑制也随之恶化, 故设计中需要考虑在满足带外 抑制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滤波器获得较好的矩形度。 另外,滤波器的 阶数也会对滤波器的矩形度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滤波器阶数的提高, 滤波器的矩形度逐渐改善。 但与此同时, 滤波器的带内插损也逐渐恶 化。故在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权衡矩形度与带内插损两个指标要 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阶数。 除此之外本次滤波器的设计还需考虑到介质基板板材与厚度的 选取对于滤波器性能参数的影响。 首先考虑到要求插损越高越好, 故 选取了损耗正切较小的板材 RO5880,其损耗正切为 0.0009,介电常 数为 2.2 。板材厚度的选取主要是考虑到了其对于滤波器尺寸以及插 损的影响。 较薄的介质板可以使滤波器的尺寸进一步减小, 但是与此 同时,滤波器的插损也会变差。 权衡考虑滤波器的尺寸以及插损的要 求,本文选取介质基板厚度为 0.254mm。 最终,本文采用六阶交叉耦合谐振腔体滤波器设计方案, 其基本 谐振单元的结构为如图 2.1 所示的半波长开环谐振器。整个滤波器的 耦合拓补结构见图 2.2 。最终设计得到的滤波器结构如图 2.3 所示。 图 2.1 基本谐振单元 图 2.2 滤波器耦合拓补结构 图 2.3 滤波器整体结构 2.2 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本文的耦合谐振带通滤波器是基于外部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进 行设计的。而外部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与所要涉及的滤波器的指标之 间有如下关系: 式中 FBW为滤波器的相对带宽,本文所涉及的滤波器要求 FBW=4%。,n 为滤波器的阶数, gi 为低通滤波器原型的元件值。 根据滤波器的综合理论,通过综合给定的滤波器各项指标要求, 再结合上式可以得到与该设计指标相对应的耦合矩阵以及源和负载 的外部品质因数。 根据题目要求运用 MATLAB程序所综合出的耦合矩 阵如下: 理想的 S 参数如下 3.1 理想 S 参数曲线 注意此处计算耦合矩阵时为了考虑边带附近衰减而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