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黄鹤楼”诗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四海之志,游八方之地,这是李白。 他的一生中,所游之地,不胜枚举。其中,和黄鹤楼的故事尤为世人津津乐道。当时的唐朝文坛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平生不登黄鹤楼,任是诗人也枉然。”不管是心之所向,还是世俗所趋,不得不承认,李白对黄鹤楼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与孟浩然分别的黄鹤楼上的李白,有谪仙的孤傲,也有凡世的温情。 且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人人皆说李白轻狂,目中无人,杨国忠为他研磨,高力士给他脱靴,但当他登上黄鹤楼,在世人眼里如此狂妄的他,却为崔颢的一首“登黄鹤楼”折腰。崔诗以 子安乘黄鹤的 神话为 缘由,渲染出一种令人深深向往的 环境气氛,描绘出祖国锦绣 山川的 胜景,历来让人百读不厌。据说李白当日亦是登楼远望,畅饮之际欲在黄鹤楼上赋诗一首以抒怀,可是看到崔诗之后,便就此搁笔。他也不由赞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块垒,难以展抒。后来到金陵,游金陵凤凰台时,一时兴起,便写下《登凤凰台》一诗,欲与崔颢一较高低,该诗似欲超越,实则难较短长。当他问起这首和崔颢那首比起,哪首写得好,浩然却并没有明说。李白也不再追问。据他认为,如果是好诗,浩然一定会称赞几句的,一定是浩然觉得这首不如崔颢的,又顾及到朋友之情,才没有说。后来有一年的烟花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又来到了在黄鹤楼,这一次,是为了送孟浩然下扬州。面对离别,李白百感交集,吟出了那名流千古的四句诗: 孟浩然听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说:崔浩写的是八句诗,你的只有四句。可是你的这四句却胜过了他的八句。而后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你知道吗,你这是赢在了我们二人之间的感情上啊。孟浩然虽如此说,但这首诗在物象、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确甚有可圈可点之处。首句以乐景写别情,“烟花三月”一句清新明快,简明地道出此时,此景--阳春三月,春色明媚。紧接笔锋一转,由全景到近景,再渐行渐远,极有代入感,让读者的视野不自觉地就随着诗句由大片的春景,转向那江中的孤帆,再到头顶的碧空。面临离别,我觉得李白表现得十分洒脱坦然,也并不做过多纠缠,只是目送友人远去,直到那孤帆消失于天际。他的诗句中没有一点离别之愁,离别之苦的字眼,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对友人的眷恋以及美好的祝愿。李白虽被称为谪仙,但他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对自己所珍惜之人的感情比常人要浓烈得多。他让我们知道:离别不是徒增伤感,而是再次见面,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但是依然待彼此如初。 与史郎中共赏笛音的黄鹤楼上的李白,有历经俗世的苍凉,更有壮志满酬的豪情。 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李白,27岁,“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但在世人眼里,他绝不是蹉跎岁月的人。纵使时光流逝,他骨子里的那份豪情与血性从来就没有褪去过。 且听《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诗是李白长流夜郎,遇赦东还,至江夏时所作,老友史郎中在这里特意陪他游览了当时名胜黄鹤楼。首句说自己远谪,出语也是说因道果,用汉代贾谊贬官长沙说自己贬官夜郎,次句中不见“家”,并非家室之家,而是他政治上的归宿地。三四句写听笛的感受,大有身为迁客本自愁,更哪堪《梅花落》之意。落梅花一语双关,既是因声起意,与《梅花落》一曲相符,又有以纷纷扬扬飘落的梅花形容笛声悠扬传遍江城,采用通感手法,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之意。五月梅花本是莫须有,只是李白用来诉说自己内心的凄凉与无奈,因为心被凉意封锁,所以身外的那方世界也遭飞雪封门。 李白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且从来没有委曲求全。他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风流恣肆;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自傲;有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豁达坦然;还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的壮志满酬。然而政界容不下李白, 他的主张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抨击,从政梦一次又一次地破产。试想,一个踌躇满志的才子,诗坛界的“谪仙”,满怀一腔报国热血,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满眼狼狈,是谁都会愤懑,失望,无奈。尽管在政治上多次受到打击,李白却并没有冷却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眷恋朝廷,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倾尽才华,不留余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饱经非议,而不改初衷。 在黄鹤楼上醉酒的李白,有着逸致的本色,也有狂傲的血性。 且听《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当时李白遇赦归来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