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脑卒中的体育康复治疗效果 脑卒中后的开始数周神经功能恢复最快,然后转为缓 慢恢复。据统计病后 3 各月的恢复情况,前 2 周几乎占了 一半;后 6 各月内仍可有持续稳定的恢复。病后 6 — 12 个 月内功能恢复明显减慢,以后恢复则更少。 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十分必要。 但后期只要经过合理的康复措施,仍有一定的恢复潜 力。 (三)脑卒中急性期的体育康复 1 、体位摆放 2 、体位变换 每 1~2 小时变换体位一次。软瘫期可对肢体各组肌肉或 肌群进行轻怕、叩打和毛刷刺激,以促进肌肉收缩。 3 、被动训练 先从健侧开始,由肢体的近端向远端各个关节顺次进行, 每个关节活动 5~10 次,每天一次。 4 、自动训练 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的活 动。 5 、翻身训练 患者仰卧位,开始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双手交叉,双腿 屈曲向西两侧翻身练习,逐渐练习自已翻身。 6 、桥式训练 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足平放在床上,慢慢将臀部抬 起,保持 5~10 秒后再慢慢放下。随着功能好转,可过度 到单腿支撑桥式运动和床边支撑桥式运动以及动态桥式运 动训练。 7 、卧坐转移训练 患者先由仰卧位转向侧卧位,然后再将双腿放置床边, 抬头抬肩,手臂支撑坐起(两侧训练效果尤佳)。 8 、平衡训练 坐位,双腿平放在地面上,双手交叉,手臂尽量前伸, 然后向两侧侧伸、转体,此时调整身体姿势,但不能失去 重心,保持坐位平衡,这种方法也叫自动态平衡训练。治 疗师要注意保护。当功能提高后,治疗师可用手突然轻轻 推动患者,或采用扔接球活动,患者尽量保持重心稳定, 不摔倒,训练身体平衡反应。 9 、坐站转移训练 利用患者已形成的躯干控制能力,予以不同程度的辅助 支持,教会患者前屈躯干、屈膝、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伸 直躯干,再挺直双腿、重心后移、站起。然后再以相反方 向慢慢坐下,包括弯腰、屈膝、重心前移、下降,最后慢 慢坐下。 10 、站位平衡训练 患者可先在双杠内站立,健手或双手扶持双杠辅助平衡, 利用姿势镜校正姿势,体验站立感觉。也可予以不同程度 的辅助措施,使患者逐渐过渡到在姿势镜前独立站立 ; 然 后再如坐位平衡训练一样,双手交叉向各个方向伸展,触 物,再恢复站立;最后训练患者在外界干扰平衡时,要求 患者保持站立;或单腿站立平衡。 11 、下肢负重训练 起床站立,每日 10~30 分钟。床边双腿负重训练,单腿 负重训练。双杠、下肢支具、平衡仪等可辅助或反馈训练 下肢负重。训练进程由双腿负重,进展到单腿负重,再到 前后足负重、步行中负重等,逐渐增加难度和功能性。 12 、步行训练 早期减重下(减重器训练或水疗)强化步行训练,利用 下肢支具辅助步行训练。随着患者情况好转,减重比例逐 渐减少,一般从减重 40% 开始直至全负重。报道显示通过 减重训练可提高步速 28% ,增加爬楼梯速度 37% 。 13 、偏瘫上肢训练 可利用神经肌肉促通技术, 指为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正 常运动模式、姿势、控制力及平衡反应的形成,抑制和避 免异常运动模式而采用的一系列训练方法,其基本要素包 括两方面:①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姿势反射、平衡控制能 力形成;②抑制原始、异常的运动形式。 14 、协调性训练 在偏瘫功能恢复较好时,可利用各种器械和日常生活器具、 体育活动进行协调性和全身肌肉耐力的训练,如划船器练 习、功率自行车练习等。 15 、防治膝关节过伸的训练 可采用正确体位摆放,伸髋练习,跪位,股二头肌力量 训练和应用支具并在步态中矫正训练来改善膝关节的过伸。 16 、防治足下垂的训练 可采用起立平台站立,自主站立,应用踝足( AFO )矫 形器,功能性电刺激下肢肌肉等措施,对足下垂有较好的 疗效。 17 、防治肩疼的训练 可采用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胛骨松动术,前伸肩胛带,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理疗、上肢吊带等措施,对缓解肩痛 有效。 18 、防治手肿的训练 增加上肢和手的运动活动,配合正确放置肢体,由指端 向腕部逐个手指向心性加压缠绕依次进行。 9 、平衡运动 平衡运动是一种锻炼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锻炼时身体的支 持面应有由大逐渐到小,身体重心由低逐渐到高,由视觉监督练 习逐渐过渡到闭目练习。常用于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而引起 的平衡功能失调。 10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的 一种运动。常用的有一般呼吸运动、局部呼吸运动和专门呼吸运 动三种。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胸膜炎 等呼吸系统疾病和胸腔手术后病人。 11 、器械运动 器械运动是依靠器械进行的主动、助力、抗阻或被动运动。 常用于病愈后恢复局部力量和体力。 二、医疗运动 1 、医疗运动的特点及应用 常用的体育手段是以有氧训练为主的耐力性项目。对增强 患者体质,发展心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