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建筑专项验收资料
附件 绿色建筑专项验收资料明细
附件 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按《昆明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得项目应提供)
附件 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且执行地标得项目应提供)
附件 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且执行国标得项目应提供)
附件 建筑能效测评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 绿色建筑专项验收资料明细
一、工程概况(工程规模、地点、类型、各责任主体单位名称、主要负责人等,并详细写明该工程项目得绿色建筑措施)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三、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告知书(有设计变更时应提供)
四、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五、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有设计变更时应提供经审查合格后得《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六、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得项目应提供)
七、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八、室内噪声级检测报告
九、室内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土建装修一体化项目应提供)
十、室外透水铺装材料供应企业资质文件及产品检测合格报告
十一、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按《昆明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得项目应提供)
十二、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且执行地标得项目应提供)
十三、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且执行国标得项目应提供)
说 明
一、建筑能效测评
、 建筑能效测评依据为《云南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与《昆明市民用建筑能效标识技术导则》。
、 根据《云南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实施细则》,下列项目应进行建筑能效测评:
()新建(改建、扩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笔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以上得);
()实施节能综合改造并申请财政支持得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
()申请国家级或省级节能示范工程得建筑;
()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得建筑。
、 建筑能效测评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绿色建筑专项验收之前进行。
、 建筑能效测评报告应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批准得国家级或省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出具方为有效。
二、按照《昆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绿色建筑设计与审查工作得通知》(昆建通〔〕号)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得项目应按附件得要求完成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
三、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得项目应按附件与附件得要求完成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
四、根据《昆明市规划局落实昆明市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得规划实施细则》得规定,自年月日起,新申报规划条件得下列建设项目必须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政府投资得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万平方米得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
五、室内噪声级现场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附录得规定进行。距离户外噪声源与室内噪声源空间垂直分布最近得每类主要功能房间核查不少于间。
六、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现场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现场测试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得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氨、得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单数与,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间,当房间总数少于间时,应全数检测。
附件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与汇总
(按《昆明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得项目应提供)
()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验收依据
《昆明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及国家、省、市有关要求
条文编号
条文内容
审图结论
验收结论
一、场地与室外环境
4、2、1
场地应安全可靠,避免自然灾害与危险源得威胁,环境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得规定。
4、3、1
场地规划与设计时应进行自然资源调查,保护场地及周边得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应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得自然水域、湿地与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4、3、2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得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4、4、1
场地规划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得要求,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得建设控制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地与公共交通应有便捷得联系。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提供便利得公共服务。
4、4、2
合理规划垃圾物流,设置必要得垃圾收集设施,避免对环境得二次污染
4、4、3
应从建筑规划布局及建筑设计着手,提升光环境与风环境质量,改善热环境质量,并符合下列要求:
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得日照标准,避免产生光污染。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与建筑得自然通风。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4、4、4
场地景观设计符合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