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就胸中一段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就胸中一段春 沈从文一生很有戏剧性。解放前,他是蜚声文坛的作家、教授;解放后,他的作品及写作方式遭到全盘否定,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和批判对象。然而,折戟沉沙后的沈从文并未因此颓废,转而把全部的热情和能量投入到“花花朵朵瓶瓶罐罐”中,在研究衣服、扇子和日常器物中独辟蹊径,将自己锤炼成为研究古文物的一代大家。 很多人认为,沈从文跑到博物馆里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是消磨时光罢了,殊不知,他是真的喜欢,且把它当成新的事业。沈从文在馆里的地位十分低,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家里住房窄小得仅容下一张桌子,沈从文就和妻子轮流使用桌子;没有办公室,他就在午门城楼一条走廊的角落里,放上一张办公桌。除了在馆里鉴定、收藏文物之外,他还常常到午门楼展览会上当解说员。前来参观的年轻人常会问:“这人是谁啊?懂得可真多!”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沈从文时,都很诧异。相熟的朋友看着年过半百的沈从文,从堂堂大学教授到如今不起眼的讲解员,心下凄然。倒是沈从文本人乐在其中,从未觉得跌份。 沈从文喜欢淘宝,无论在什么地方看见好东西,都会想办法买回来,自己垫钱也无所谓。有时买回来馆里又不要,他就自己留下,看得时间长了,别人也分不清哪个是公家的,哪个是沈从文的,结果一并变成公家馆藏了,沈从文也不在意。历史博物馆在午门两廊布置过一个内部“反浪费展览”,展出的就是沈从文买来的“废品”。譬如他从苏州花30元买来的明代白绵纸手抄兵事学著作、花4元钱买来的织有“河间府制造”等字样的宋代暗花绫子,主办者皆以“浪费”为名借以嘲讽。没想到,沈从文不以为耻,反倒开心,他兴奋地带着各地来的同行参观、解说,那些领导看不上的“废品”,在他心里可是实实在在的珍宝啊。 “文革”期间,沈从文的家被抄了8次,文物、书稿掠毁一空,他被分配去打扫博物馆的女厕所,可谓尝尽事业凋敝与病痛之苦。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挡他对美的细腻体察。沈从文和黄永玉从东城小胡同走过,公共厕所里有人一边上厕所一边吹笛子。沈从文说:“你听,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干校期间,他从咸宁迁到双溪,辗转劳顿之余也不忘给黄永玉写信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一定喜欢……” 转行后的沈从文倾注心力研究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明锦》《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著作,与其前半生的文学成就交相辉映,创造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难怪沈从文受邀赴美讲学时,有人为他放弃写作惋惜不已,他却微微一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确,上帝关闭了他文学写作的大门,他硬是凭着心底的坚韧与达观,为自己重新开启了一扇民族艺术之窗。 受尽天下百般难,养就胸中一段春。其实命运是公平的,你给它以怎样的态度,它就还你以怎样的世界。心中若有大天地,无论命运之途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密布,都可以在心底坐拥春天。

文档评论(0)

lcf15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