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练习1.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钟山记》练习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 1.蠡 ( ) 2.钟磬( ) 3.枹止响腾( )4.栖鹘( ) 5.磔磔 ( ) 6.石穴 罅( )( ) 7.有大石 当中流( ) 8.chē nghō ng( )如钟鼓 不绝9.kuǎnkǎn( )tā ngtà ( ) 10.yì ( )断 11.dà i( )与 余同 12.至 莫 夜月明( ) 13.汝识之乎( )14.周景王之无 射也( ) 二、解释加黑词的含义。 1.是说也,人常疑之( )( )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 ) 3.自以为得之矣( ) 4.所在皆是也( ) 5.而此独以钟名( )( ) 6.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谷中者( )( ) 8.空中而多窍( ) 9.与风水相吞吐( ) 10.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 ) 11.此世所以不传也( ) 12.自以为得其实( ) 13.舟行适临汝( ) 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偏向何义。 A.不知其浅深( ) B.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毫无动静( ) E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 F.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 四、在下列各组加黑词中,选出意义相同的句子。 1.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微波入焉 D.有窽坎镗鞳之声? ? 如乐作焉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 2. A.《水经》云 B.盖大苏泛赤壁云 C.云是当为何伯妇 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E.水面初平云脚低 F.世皆谓之天门云 ( ) 3. 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客初至,不冠不袜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E.至唐李渤始防其遗踪 F.至莫夜月明( ) 4.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D.虽欲强聒,终必不见察 E.明察秋毫 ( ) 5. A.如乐作焉 B.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C.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D.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E.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F.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 6. A.噌吰如钟鼓不绝B.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C.佛印绝类弥勒 D.满座宾客莫不伸颈? ? 以为妙绝 E.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F.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 G.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H.今杀相如,绝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J.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 五、请分别找出与例句中加黑词活用方式相同的句子,并指出活用的词。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E.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F.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 例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六、请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与 1.“马之千里者”句式相同的有 与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式相同的有 与 3.“子何恃而往”句式相同的有 与 4.“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有 七、翻译下列句子,再指出每句的宾语是什么,位置有什么变化,最后总结出这类 句子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陋之有 4.唯奕秋之为听 5.子何恃而往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7.唯利是图 位置的变化 共同点和不同点 八、本文作者对石钟山的命名, 侧重从声音方面来考查, 所以用了大量象声词和其 他表现听觉的词,请各举五例,并分别说明表现的是什么声音。 象声词 其他表听觉的词 九、填空。 1.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看法,郦道元认为 ________李渤认 为 他们的共同点是 作者对他们的看法是这样看的 ,他的根据分 别是 、 2.第二段作者乘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实地考察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认为石钟山的 命名和声音关系极大。 石钟山发声的第一个原因是 _______第二个原因是 3.第三段作者对李渤见解的评价是 ,而对郦道元的评价是 ,他的见解与郦 元是相近的,都看到了石钟山能发声与 都有关系,但郦道元没有看 到 4.由石钟山的命名,作者总结出了这样的道理 十、阅读下列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 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 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乙)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 ? 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 最 上层,则昏暗不可辨,烛而登, 其地平坦,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