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技艺项目简介
一、南京云锦概述
云锦,是中国7000年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它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由发展起来的,代表了中国丝织的最高成就。
南京是云锦的家乡。南京云锦“始于元,而盛于明清”,是当时皇家御用贡品和赏赐礼品。元、明、清三朝,朝廷在南京均设立了官办织造机构,传承至今的云锦织造工艺,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活化石;云锦图案艺术及配色规律,集中了我国传统图案的精华。云锦属提花熟织纬锦。晚清以来南京民间丝织生产划分为“花”和“素”两个行业,其中,“花业”织造提花熟织物,也称“云锦业”。云锦用料不惜成本,以各种规格的染色丝线为经纬原料,配以真金圆金(捻金线))或扁金(片金)作纬向材料,个别高档品种采用孔雀羽毛捻线来做挖花显色的纬线。云锦在传统木质花楼提花织机上,由双人配合,手工织造。其提花工艺是由束综起经线形成花部开口,障框压出花部间丝点,由范框起地部组织的组合式开口系统来完成。综合上述,学者对云锦的定义是“云锦是南京地区生产的各种提花丝织锦缎的总称,是一种先练丝、染色,而后加用金银线织造的丝织提花锦缎”。目前云锦的许多简单品种可以用现代提花织机生产,但高档品种仍然采用手工织造。
二、南京云锦的起源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
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经济中心的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东吴时期,东晋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织锦工匠占很大比例。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前期少数民族的织锦技艺。417 年东晋在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为南京云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六朝以后,南京的纺织业开始复苏。从唐代起,丝织生产遍于长江下游地区。宋代,特别是宋王朝南渡以后,北方大批移民带来了官营织锦艺术,全国高级锦缎的生产中心转移到了江南,曾经是六朝和南唐故都的建康(即南京),当时已成为一个政治地位很高,经济富庶繁荣的城市。元、明、清三朝,先后在南京设立了“以官领之,以授匠作”的官立织造机构。官营织造的优越条件和作为御用贡物的特殊要求,使云锦不断地创新突破,精益求精,在技艺上获得长足的发展,把中国古代丝织工艺技术推上了顶峰。
云锦织造技术的革新
云锦的产生和形成是与纺织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其一,提花织机的完善为云锦的产生奠定的物质基础。丝织提花机从三国曹魏初年马钧进行改革后,经过唐、宋几代的改进提高,逐渐完善和定型。宋代《耕织图》上就绘有一部大型提花机,据目前史料来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结构完整的提花机。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篇中总结和记载了:轧车、弹弓、翻车、纺车、调丝车、经具、过糊具、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反映了明代纺织工艺与技术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处于较高的水平,也是相当完善的。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云锦结花本的技术也是现代提花机纹板装置的先驱,织造技法的创新也为云锦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从组织结构上看,唐代以前的锦多为重经组织的经锦,陈留、襄邑生产的织锦是经重平显花的暗结型经锦,蜀锦是纬重平显花的暗结型纬绵。唐以后,由于提花织造技术的发展,有了纬重组织的纬锦。宋锦改变为地结型经纬同时显花的斜纹织锦,工艺技术取得了重大的改进,为云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元初期,创造了在缎纹地子上显金花的织金锦纳石矢。据《天水冰山录》记载,明初织锦缎进一步发展,它吸收了缂丝通经断纬、分段挖花的方法,长梭子织地纬,以小管梭挖织花纹的妆花技术,其织造工艺最复杂,艺术效果最绚丽辉煌。中国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画家陈之佛教授指出:“南京云锦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的最后一座里程碑。”
图1 大花楼木机结构
(三)云锦艺术风格的形成。
云锦风格的形成融合了唐代织锦的大气、宋锦的纹样的典雅及元“纳失石”喜用金的习俗。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云锦装饰意匠多保持了唐代的风格特点。如唐代卷草典雅优美,叶片卷曲,叶脉旋转,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动感。在云锦装饰纹样中演变为以牡丹、莲花为主体的串枝花,成为云锦图案中最常用的题材。在色彩方面,其风格继承了唐代善于运用色彩和退晕的手法。宋代的彩锦构图秀丽、配色温雅,云锦图案中也多有仿宋代规矩纹锦,并取长补短加以变化运用,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元人尚金的习俗对云锦艺术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元代加金织物的兴盛,除了承袭金人用金的风气习惯,和当时蒙古民族的文化水平、装饰爱好、艺术理解有关外;另一方面,由于蒙古人的侵略扩张,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统治者以着金锦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多元审美情趣的融合,使得云锦的艺术风格得以形成。
(四)妆花、缂丝、织成
缂丝,又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