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行业成功失败例子
4 鏈? 1 鉞?/span〉
【篇一:同行业成功失败例子】
企业家经历失败成功事例篇1穷小子白手
!1!今年45岁的陈光标,出生于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农村。靠种地为生 的父母生育了 5个孩子,陈光标2岁时,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
!1!
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
陈光标43岁时,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后来,陈光 标又做起贩粮的买卖,一开始一天赚五六元钱,后来一天能挣到300 多元钱。17岁那年暑假结束时,陈光标挣了 2万元钱,成了全乡第 一个少年万元户。
陈光标并没有荒废学业,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课余或是节假日。1985 年,陈光标考入南京药学院,后,他选择继续创业。
他认为上市不久的耳穴探测仪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却没有直观性, 患者不能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就出资请专家提供指导,给耳穴疾 病探测仪做了简单的改进,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这样 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 哪个部位有疾病。这个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获 得了国家专利,一上市就广受好评。这样一台成本不足干元的仪器, 当年的批发价格约5000元。陈光标先后打开了江苏和安徽市场,半 年时间就卖出了 5000多台产品。
1996年,28岁的陈光标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把电子疾病探测仪卖到了全国20多个省区。至2000年,他赚了几 千万元。
这年,陈光标到山东泰安考察,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且价格较低, 200元一公斤。陈光标发现其中有大商机。
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 多了。
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 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拿到生 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订购生产线,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 灵芝粉,回来进行深加工和技术处理,制成灵芝胶囊。这样一来,
200元一公斤收购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2000元一公斤,使陈
光标收益颇丰。
W 2001年,靠卖耳穴测病治疗仪和灵芝胶囊,陈光标净赚1。2亿
我32岁就通过白手创业成为亿万富翁,可以算是年轻人创业的榜样 To
陈光标说。
更令陈光标高兴的是,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 带富了一方百姓。
从建筑垃圾中发掘宝藏
2002年初,陈光标通过朋友的介绍,对循环经济领域产生了浓厚。 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城市旧区改造中,每拆除1平方米建筑面积的 旧房,开发商要贴补拆房公司几十元。但事实上,大多数拆房公司 只要能揽到活,哪怕开发商不给钱,白干都乐意。你可别以为这些 公司是在学雷锋,拆房这个看似灰头土脸的行当,其实获利丰厚。 每拆1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楼房,平均可赚30元左右,高的可赚60 原来,老建筑里拆出的钢材、木材、塑料等,都能卖好价钱,因为 它们可以回炉再造。听了朋友的介绍,正四处找项目的陈光标眼前 一亮,他涉足拆楼业。
这年春天,他召集人马成立了黄埔拆迁公司。虽然初涉此行的第一 年,陈光标没有赚到太多钱,却积累下了宝贵的行业。第二年,他 的公司通过竞标拿到一个大工程拆除南京市一个老展览馆这幢看起 来破旧不堪的老建筑,简直就是一隐形金矿,仅拆下来的废钢材、 木材、电线电榄.塑料等就值400多万元,刨去工人工资等成本, 这单生意让陈光标净赚285万元。
从建筑废墟中剔出的钢材最为抢手,一项工程刚开始,钢铁回收公 司就会派车派人来恭候。因为它有着100%的回收利用率,全部都 可以在钢铁企业的车间里浴火重生,变成崭新的紧俏货;从建筑中拆 出的木材,厂家回收后可以用来做地板、家具。即使小零小碎的木 料,也不会贱到当柴烧,而是做机制板、夹板.企口板等。江苏吴 江是这类小木料的吞吐地,当地的木材厂有种设备,吃进去的是废 旧小木料,吐出来的是一张张规格齐整的机制板。陈光标从建筑废 墟中拆出的木材,全部卖向那里。
能回收的都回收了,工地上最后只剩下了真正的建筑垃圾,如何处 理这些巨量的废弃物,才是最令拆迁公司乃至政府部门头痛的问题。
它们主要由混凝土碎块、砖石、渣土、砂浆、废料等组成,在拆迁
公司眼中,这些全都是没用的赔钱货因为这些垃圾,每一吨需要付
20元的运费。一个10万平方米的拆房工程,将产生8万吨建筑垃
圾,仅清运费就要耗资460万元。
陈光标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如果我能把建筑垃圾转化为生态建 材,既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难题,又能,岂不是一举两得!他做过多种 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2004年去德国考察时,陈光标发现了久寻不遇的神奇武器。那是
一台停放在拆迁工地上的庞然大物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眨眼工夫, 堆积如山的砖头.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就被它嚼成了细小的颗粒。 技术人员介绍说,这种颗粒可以用来铺路。陈光标当即以300万元 一台的高价,从柏林引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