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关于礼的小故事 【篇一:古代关于礼的小故事】 人们对的印记很大程度上是从广为流传的历史而来的 ,下面这些是小 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简短文明故事。
古代简短文明礼仪故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 ”出自《孝经》,是 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 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 理论,用来教导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 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 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 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 理教给我。 ” 在这里, “避席 ”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 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 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古代简短文明礼仪故事 2: 程门立雪 杨时 (1053-1135) 是北宋时一位 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 (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 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 、程颐 (1033-1107) 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 家、哲学家、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 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 4 年后程颢去 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 40 ,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 约同学游酢 (1053-1123 年 )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 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 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 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 “程门立雪 ”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古代简短文明礼仪故事 3: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 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 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 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
过头来冲着张良说: “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 ! ”张良听了一愣, 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 了上来。那老人竟又说: “把鞋子给我穿上 ! ”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 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 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 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 张良说: “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 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 “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 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 “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 ?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 ! ”说完就离去 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 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 “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 ?过了五天再早点 来! ”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 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 “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 指着说道: “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 !过十年,天下形 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 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 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 (辅佐周
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 )!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 研究。
10 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 100 多人响应。沛 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 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 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 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 13 年后,他随从刘邦 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 “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 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看了古代简短文明礼仪故事的人还看了:
【篇二:古代关于礼的小故事】
对于的选择 ,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 ,以充 分发挥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文 明故事。
古代文明礼仪故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 出自《孝经》,是一个非 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