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钟的象征意义
篇一:古钟的象征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古钟文化即是中国古代
文明中令人瞩目的一颗璀璨明珠 .古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钟在辽阔的中国大地无所不在 ,悠扬的钟声从远古一直响到今天 .我国古钟经历了数千 年的漫长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 ,逐渐由简单粗糙发展到复杂多样、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技艺精湛 .它不
仅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而且在古代礼乐制度、音乐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学技术诸 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钟是一种中空的、由外部发力撞击发出声响的容器 .有用角、竹、木、陶、瓷
制成,最常见的是铜质和铁质 .远在原始社会 ,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钟 --陶钟 .如在陕西长字龙山文化遗址出 土了距今四五千年的陶钟 . 这口钟大小似香烟盒 --形似新石器时代 的一把石方铲 ,中间掏空 ,击之有金属声 . 钟最早是古代人民在生产劳动之余用以娱乐的器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金属的出现 ,商代开始有了铜铙 .
铙形似铃 ,却比铃大 ,体短宽 ,上侈上敛 ,月牙形 ,口朝上 ,底部置有一中空圆管状短柄 , 又称执钟 .把铙倒置 ,悬 挂起来演奏 ,以得到更为清澈的音响 ,这样就变成了钟 .钟的各部位称为:钟的平顶称为舞 ,舞上的柄称为甬
甬顶端称为衡 , 甬中部突起的圆箍称为旋 ,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环称为干 ,中部称为钲 , 钲两侧突出的乳钉称 为枚 ,枚间花纹带称为篆 ,枚和钲以下的部分称为鼓 .鼓的中部称为遂 ,弧形口称为于 ,钟口两侧的尖端称为 洗. 钟还是古人祭祀祖先、宴享盟会、庆功大典时使用的乐器 ,是青铜礼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文献曾
乐礼非乐不履之说 ,及钟鼓乐之、钟鸣鼎食的记载 ,说明古人在宴享祭祀时 ,不仅吃着味美的佳肴 ,还要欣赏 悦耳的音乐 .这种生活习俗 ,至今还广为流传 .下面介绍将于 12 月 31 日发行的《中华古钟》邮票上所选的 古钟.井叔钟 1984 年秋出土于陕西西安张家坡井叔墓 ,铜钟 ,时代为西周中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收藏 .钟通高 37.5cm, 洗间 20cm, 鼓间 153cm. 它是一件由青铜铸成的扁圆体合瓦击奏鸣乐器 .甬为管状 , 上端微细而下端微粗 ,甬上有旋 ,旋上有环耳状的干;钲部两侧各有三排二叠圆台状和枚 ,每排 3 枚,前后
共 36枚.甬上、篆间饰波曲纹 ,鼓部饰交叠多雷纹 ,右鼓有鸾鸟纹饰 .左右栾、钲间及鼓部铸铭文 7行 39
字, 重文二 ,记载井叔铸钟 ,用以祭祀祖先 ,祈求福寿昌宁 .(素命)鎛 此鎛是春秋晚期齐国名臣鲍叔的孙子 (素命)铸造的乐器 . 清同治九年( 1870 年)山西荣河后土祠出土 .它是形如深腔的平口钮钟 ,高 66cm, 宽 34.8cm, 口长 44cm. 扁钮作双龙对峙 ,昂首卷尾 , 矫健有力 .龙间又有双凤 .鎛身枚微突起 ,形如覆帽 .每区 3 层 9 枚 , 正背两面 4 区黄 36 枚 .钲部铸铭文 18 行 ,174 字 , 重文二 ,合文一 .记载(素命)的祖先鲍叔有功 于齐 ,曾推荐管仲给齐桓公 ,使齐国首霸中原 .(素命)鲍叔曾接受齐侯赏赐 , 封邑 299 邑 ,及在鄩地的民人、 采地和命祠 .(素命)为了勉励自己 ,铸此乐器 ,用来祈求家族福泽万年 .鎛体虽重 65.5 公斤 ,可胜悬挂 ,击之 鸣声宏亮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景云钟 中国古代名钟 .铸造于唐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 ,原悬挂于唐
长安城内的道教庙宇景 龙观钟楼上 ,又称景龙观钟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 1384 年)在唐代钟楼旧址上建 了一座钟楼 ,以保存这口富有神话色彩的景云钟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 1587 年)扩建西安城 , 将钟楼迁
往西安市中心 .这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古代建筑 ,登临其上可以统观全城景物 .清乾隆五年(公元 1740 年)
重修一次 . 楼上悬挂景云钟作为击钟报时用 .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钟高 247cm, 腹围 486cm, 钟钮高 21cm, 口 径 165cm, 厚 15cm, 重约 6 吨. 钟形上锐下侈 ,口为六角弧形 ,顶端有兽钮 .钟身周围铸有纹饰 .钟身正面铸有 唐睿宗李旦自撰自写的骈体铭文 ,18 行 292 字 .内容是宣扬道教教义 ,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造经过 ,
以及对钟的赞语 .楷体而杂有篆隶 .唐睿宗的书迹不多见 ,为研究书法史者所珍视 .此钟用青铜铸成 ,铸造时 分 5 段 ,黄 26 块铸模 ,为泥范法铸造 .现在仍可看铸造痕迹 .铸工技巧娴熟 ,雕工精细 ,钟声清晰宏亮 ,音质优 美, 显示了唐代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 .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号标语之班级宣言口号.docx
- 口号标语之班级宣传标语.docx
- 口号标语之狼性文化团队口号.docx
- 口号标语之珍惜用水标语.docx
- 口号标语之生产车间6s标语图片.docx
- 口号标语之用火用电标语.docx
- 口号标语之班级八字口号大全.docx
- 口号标语之生活区宣传标语.docx
- 口号标语之科技创新标语.docx
- 口号标语之科技企业英文口号.docx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