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之西塘烟雨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塘烟雨事 江南是被绵绵春雨洗温润的。 西塘是这样一座古镇,它诱惑你千里而来,从幽深的石巷穿过。 烟雨正把青石板路刷洗得一尘不染,空气是湿漉漉的,带着水乡特 有的甜腥气息。你抬头看看两边屋顶披着乌青的瓦,看着深得不见 人影的里弄。迎面走来笑容满面的那个男人,他是客栈主人,穿着 朴素,言语温和,把你引入到他家临水的住所。 客栈就叫临水阁,左边是苏杭绣品小店,脸庞饱满的女主人临 街静坐,光线略暗,所以她头也不抬,正一针一线绣一朵绽开的莲 荷。右边是一家文艺服装店,所卖衣物中有一件淡蓝的女学生旗袍, 穿上这样的女装立刻让你变成民清年代的大家闺秀,可以手拿一本 书,去邂逅石拱桥上年轻的恋人。 我喜欢古镇里时光倒流的声音,当我走进客栈,看到拙朴的石 码头旁边,一条流淌了千年的小河静卧着,河水微浊,像一块有皱 缬的凝玉,细雨丝丝落在小河上,极细地弹奏着春天的梵阿铃。 客栈是仿古建筑,我觉得自己已经深陷于时光深处。客栈的木 门,泛黄的纸灯,梨木家具,雕花床上浆洗洁白的床单和蚊帐。拉 开布帘,且有镂空的雕花窗把一河风光送入眼帘。最妙的是,房子 是依河悬空而建,靠河的地板不以木头建设,特意铺上了整块玻璃, 所以走进阳台就如同踏着河水而行,河水一览无疑,水在脚底发出 的轻响也能被你捕捉得到。放眼望去,小河对面是一条热闹的长街, 是江南独有的吊脚楼一字排开,近河的屋檐下挂着一只只红灯笼, 水中往来着一条条乌篷船,摇船的汉子和游客都穿着蓝印花布的救 生衣。 在我印象中,西塘的节奏是慢的,它适合在细雨中撑一把油纸 伞徐徐而行,又或者要泡上一壶好的明前茶,坐在窗前看细雨落入 河中,不觉消度了半日光阴。但我们急急地从客栈出门,要寻一家 能饱肠胃的小店。巷子是五光十色的,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小吃店在 沿街叫卖,丰富的颜色和品种,浓香的汁液流淌,诱惑你不知道要 怎样取舍?出门前,客栈主人曾友好建议,说有一家叫钱塘人家的 饭铺,前不久得了最高领导接见,应该是不错的。我们到得略晚, 午饭已经结束,同行几个好友随意进入的店子古风十足,留得热闹 的余声。西塘的特色小菜且一样样点来,比如清蒸白水鱼,鱼取自 河里,肉质细嫩;酱爆螺丝,料足味美,入口鲜辣;还有包圆,内 置野菜,味道清淡,都是难得的美味。几个看店的中年男子闲而无 事,坐在门口,耐心地向我们一一介绍他们的菜品。门后大缸里储 存着黄酒,我以为,我们可以在夜晚买一壶热酒细品,喝得微醺后, 再去坐船寻找西塘的桨声灯影。 西塘是依着纵横交错的小河而建的水乡古镇,据说有九条河道 在镇区汇合,将镇区划成了八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 古称“九龙戏珠 ”“八面来风 ”。从前水陆通达,所以家家门前都有石 码头,如今很多码头失去了从前水运的功能,但凸出码头上偶尔站 有拍照的游客,神气活现地要把背后石桥也纳入他们的镜头。 我们沿西街漫步,上一座桥,又下一座桥,桥桥相连,家家相 接,人人相望。行走不远,就到了环秀桥,环秀桥建于明代万历九 年,从侧面能看到桥洞上的对联, “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 行”。站在彩虹带上,我忽然感到迷惑了,也许是对自己生活的迷惑, 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哪里,或者想做什么?从高高的桥拱上能看到 两岸古朴的廊棚。河水静流,廊棚底下是活色生鲜的生活,千年西 塘的历史足迹就在长长的古巷里,在一碗粉蒸肉里,在木锤糖的清 香里,在隐约传来一声越剧的唱腔里,在烟雨笼罩的古镇桥头出现。 蒙蒙烟雨洗净了西塘的铅华,在暮色中它显得那样柔和,那樣 自在,经历无限世事却千年不改初衷的模样。它仿佛时刻都在等待, 等待发生一段与众不同的传奇。醉园、王宅、瓦当馆、钱粮厅 ?… 每个园子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一个经典。在 仅 1 平方公里的小镇上,百年来无数的杰出人物,从狭小的弄堂、 古朴的民居中走出去,崇文尚学,西塘一脉相传的文化人格在这些 园子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我们走进西园,这座明代的私邸,留连于那里的亭台楼阁,假 山秀廊,烟雨越发衬托出它的古朴雅意。我从泛旧的手抄本上查到 一段历史。民国九年春,吴江柳亚子偕同陈巢南来西塘,与镇上文 友余十眉、蔡韶声等在该园吟叙,商议发展南社事宜,他们仿北宁 李公鳞所画表现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人雅集的《雅集图》,拍 照留念并取名《西园雅集第二图》。柳亚子是南社的发起人之一, 南社是一个以写作为名的革命文化团体,与同盟会互相呼应。创办 人之一的柳亚子 “欲凭文字播风雷 ”,翼以文字传播革命理想。西塘 一聚,成就了当地文人志士,小小西塘参加南社的社员就有十九人 之多,他们用自己的诗词文章,指点江山,评说时政。西塘南社人 很活跃,他们创办了《平川》半月刊,刊登时事评论文章,介绍故 乡历史人物,收集乡邦文献,为新文化运动添一薪火。 从二楼雕花窗里,我看到醉雪亭边一株玉兰开得无比灿

文档评论(0)

wangx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