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 赫塔.米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赫塔·米勒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 ),德国女作家和诗人,1953年8月17日出生于 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1987年移居德国。她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目前她的大多数作品已在中国大陆出版。2009年10月8日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一、经历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 罗马尼亚西 部 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一个农民家庭,所在村庄以德语为通用 语言。 1973至1976年,米勒在蒂米什瓦拉大学研究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米勒在这一时期加入了“巴纳特行动组”(Aktionsgruppe Banat)。这个组织成立于1972年,其成员是一群在罗马尼亚巴纳特施瓦本地区的德裔少数民族青年,宗旨是追求言论自由。这一作家团体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反对当时的罗马尼亚集权政府,米勒也不例外。 毕业以后,米勒在一家工厂当翻译,但由于她抱着坚定的不合作态度,拒绝成为秘密警察的线人,也拒绝告发工厂的同事,1979年被该厂解雇。其后,米勒就受到了来自秘密警察的监视、跟踪、甚至是搜查和审问,她的正常生活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在这高压的社会环境下,恐惧已经成为米勒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还曾经试图通过自杀的方式来获得这暗无天日生活的解脱。当然,这种企图并没有成功,不过米勒找到了另一条开启自己心扉的途径:文学创作。 1982年,米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名为《 低地》的短篇小说集, 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 的审查和删减。 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得以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而后,米勒又以 罗马尼亚语写作了《沉重的探戈》一书。 由于多次在书中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1987年,米勒借着当时德国的回归政策,米勒终于离开了那 个让她身心俱疲的罗马尼亚,来到了德国柏林,从此成为一名职业作 家。 1995年,她成为了德国语言和诗歌科学院成员。米勒还到各个大学讲授,并分别在1998年和2005年被卡塞尔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2009年出版《呼吸秋千》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who,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oetry and the frankness of prose, depicts the landscape of the dispossessed)。 2013年10月,米勒因严重的胃肠穿孔被紧急送往德国西南部的一家医院入院治疗。她所在出版公司的编辑克里斯汀娜·奈克特随后表示,米勒接受了良好的照料,身体正在康复。 二、作品主题 关注现实 米勒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在她作品中总有一种洗不去的阴暗的气氛。类似这种文章并不是米勒的凭空想象或是道听途说。米勒从小就生活在二战留下的阴影之下。她的母亲整日都生活在父亲的打骂之下,只会以泪洗面,从来没有给过她正常的母爱。父亲更是与酒相伴,除了希特勒和德意志,对其他的事物一概没有兴趣再加上族裔内部奉行的德意志精神和人们的冷漠、虚伪、背叛等等,使得米勒童年一直都生活在恐惧的气氛中。无爱的家还有恐惧的村庄,造就了米勒的童年创伤,也成为了她创作的源泉。但是这不仅仅是问题的全部。罗马尼亚社会环境的黑暗和虚伪。来自秘密警察的监视、搜查、审问等一系列政府的打压手段也越来越频繁,甚至连村里的人都开始孤立米勒及其家人,这类问题也是米勒一直想要驳斥的。 米勒生活的时代正值齐奥塞斯库在罗马尼亚的黑色统治期。为了满 足齐奥塞斯库极权 统治的需要,大量极权主义运动在全罗马尼亚盛 行。 米勒曾说:“我的写作层面是那个巴纳特施瓦本的村落和我的童年……后来,是那个集权主义国家罗马尼亚。这个国家让一切经历都保留着自己的本身,因为权力的视线可以超越一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后来称之为‘集权主义’和‘国家’的东西,只是一个偏远的可以被忽略的村落的延伸。” 米勒首先目睹的是罗马尼亚的精英阶层——那些经济领域及党政、部队的干部,安全人员,警察。他们衣着考究、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生活在国中之国,有自己的住宅、商店、医院、餐厅、猎场和度假胜地。他们很机灵,身体和舌头都会谄媚,爱干净。他们毫不费力就能夺得监督者的位置,似乎天生适合做党务工作。按照他们的逻辑:国家精英不仅自己要出类拔萃,面对被国家质疑的人更要表现优秀。但是他们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得想办法让老百姓保持沉默和害怕。他

文档评论(0)

canhaiweisu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