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工程竖井及横通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1监测目的
(1)了解竖井、横通道衬砌变形情况,为施工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依据观测结果来验证施工方案的正确性,施工参数合理性,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
(2)优化工程设计。监测除表明工程的“健康状况”外,通过研究监测成果,判断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有助于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并通过监测数据与理论上的工程特性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了解设计的合理程度。
(3)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1.2监测工作流程
监测工作流程如图1.2-1所示。
现场施工
现场施工
监控量测
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
量测结果的综合处理及分析
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
监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
报送设计、监理单位
地层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判断
经验类比
理论分析
业主、规范要求
地层、支护结构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施工建议
反馈设计施工
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
新设计施工方法
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施
布点并初测值
监测设计
资料调研
图1.2-1 监测工作流程图
1.3主要监测项目、监测频率
竖井、横通道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测的项目与控制标准、监测频率见表1.3-1。
区间暗挖段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表 表1.3-1
序号
量测项目
方法及工具
量测频率
备注
1~15天
16天~30天
30~90天
1
地质及支护观察
观察、描绘
开挖及支护后立即进行
2
竖井洞周收敛
收敛计
2次/天
1次/2天
2次/周
3
拱顶下沉
精密水准仪、水准尺、钢尺
4
地表沉降
精密水准仪、水准尺
5
基坑底部隆起
精密水准仪、水准尺、钢尺
6
周边建筑物、管线沉降
水准仪、铟钢尺
7
周边建筑物、管线裂缝
裂缝观察仪
8
周边建筑物、管线倾斜
全站仪、水准仪、舰牌、铟钢尺
9
地下水位
水位仪
1次/天
1次/周
2次/月
10
基坑支护竖向位移
精密水准仪
2次/天
1次/天
1次/2天
11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
精密水准仪
12
支撑轴力
纲弦式表面应变计
1次/天
1次/天
1次/2天
竖井、横通道监测设计由地面及地下监测系统组成,地面系统为地表沉降量测,地下系统为初期支护的拱顶下沉、净空收敛、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量测,监测点的布设如图1.3-1所示。监测点、基准点的布设原则及方法详见《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图1.3-1 竖井及横通道断面监测点布置图
1.4监测方法
1、开挖面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
开挖后,立即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详细观察和地质素描,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观察开挖面附近的初期支护状态,判断支护结构参数确定是否需要加强。
2、地表沉降量测
按图1.3-1所示,在隧道影响范围内布设观测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
3、洞周收敛量测
测点设在拱腰和下台阶边墙处,与地面沉降观测点在同一断面,采用收敛计进行观测。
4、拱顶下沉量测
在拱顶预埋螺栓,与收敛观测点在同一断面上,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
5、底部隆起
观测点设在隧道底板,每个量测断面设3个点位,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
1.5监测项目控制值、预警值
根据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本合同段监测项目控制值及报警值见表1.5-1。
监测项目控制值及报警值 表1.5-1
序号
监测项目
报警值
控制值
备注
1
地质及支护观察
与设计不符预警
/
2
竖井洞周收敛
累计14mm或变化速率大于3mm/天
20mm
3
拱顶下沉
累计21mm或变化速率大于5mm/天
30mm
4
地表沉降
累计21mm或变化速率大于5mm/天
30mm
5
基坑底部隆起
累计21mm或变化速率大于5mm/天
30mm
6
周边建筑物、管线沉降
/
/
7
周边建筑物、管线裂缝
不出现裂缝
不出现裂缝
8
周边建筑物、管线倾斜
/
/
9
地下水位
/
/
10
基坑支护竖向位移
累计17mm或变化速率大于3mm/天
24
11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
累计17mm或变化速率大于3mm/天
24
12
支撑轴力
/
/
现场监测成果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进行管理和控制,见表1.5-2。
三级监测预警控制表 表1.5-2
预警级别
预警状态描述
黄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
橙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
红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且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
当监测数据达到控制值的70%时,定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防排烟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工艺.doc
- 工程招投标工作廉政协议.doc
- 建筑项目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环保奖罚管理办法.doc
- 消防工程各系统容易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
- 建筑项目消防工程降低本工程造价的措施.doc
- 建筑项目消防工程技术偏离表及建议.doc
- 建筑项目消防工程自检验收方案.doc
- 建筑项目消防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措施.doc
- 建筑项目消防工程为业主培训操作维修保养人员的承诺并提出紧急处理程序建议.doc
- 建筑项目消防工程成品保护的方案及措施.doc
- DB22∕T 250-2018 工业正丁醇含量的测定 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docx
- DB22∕T 2995-2019 珊瑚状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2∕T 2800-2017 玉米大斑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评价技术规范.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辆跨境温控系统绿色物流技术发展与应用报告.docx
- DB22∕T 2723.1-2017 花生耐低温鉴定评价技术规程 第1部分:发芽至苗期.docx
- DB3208_T 197-2023 平桥豆腐烹饪技术规范.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辆跨境运输温控系统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运输车辆调度与物流效率提升策略分析.docx
- DB22∕T 2895-2018 大鳞副泥鳅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ocx
- DB22∕T 2899-2018 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