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细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细则 1.1 试验条件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h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1.2 胶砂的制备 1.2.1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见5.2)三份标准砂(见5.1)和半份水(见5.3)(水灰比为0.5)。一锅胶砂成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如表3。 表3 每锅胶砂的材料数量 g 材料量 水泥品种 水泥 标准砂 水 硅酸盐水泥 450±2 1350±5 225±1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1.2.2 配料 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见4.1),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1mL。 1.2.3 搅拌 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见4.2.3)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2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1.3 试件的制备和养护 1.1.1试件的制备 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见图3)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在装入第二层胶砂,用下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见图3)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 1.1.2试件的养护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脱模:脱模应非常小心1)。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2)。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2)。 注:如经24h养护,会因脱模对强度造成损害时,可以延迟至24h以后脱模,但在试验报告中应予说明。已确定作为24h龄期试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 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注:不宜用木篦子。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或容器),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1.1.3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1d±15min——2d±30min——3d±45min——7d±2h——>28d±8h 1.4 试验程序 1.4.1抗折强度测定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 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抗折强度Rf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式(1)进行计算: Rf=(1.5FfL)/b3 ……………………(1) 式中:F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b------棱柱体正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