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宿山寺赏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山寺 项??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注】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青翠的山。 中宵:中夜,半夜。 ; 远远望去,山峦青翠,栗叶重重叠叠;黄昏时分,溪边行人稀稀疏疏。 明月朗照,我刚刚到达寺庙。清风吹佛,寺门随之而开,僧人却未曾归来。 山上的果子经过寒霜,大多自行掉落。水萤在竹林之中不停地飞来飞去。 不知不觉已到半夜,我还能睡多少时间呢,过一会儿寺庙的钟声就会催我起身穿衣启程! ; 这首诗构思精巧,立意清奇,意境高雅。“出语淡荡可爱”,“词调秀色可食”(《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是中途日暮投宿僧房之作。诗中一写山,远望此山,千重栗树;二写晚,黄昏时节,溪上语稀;三写到,古寺孤立,明月照门;四写入,门见好风自开,而斋堂无主。一望、二寻、三到、四人,信手写来,层层深入,如现眼前。接着写宿,五六句果自落,萤乱飞写宿后所闻,宿后所见。只因寺僧未归,无人共语,又辗转床褥,难以入睡,故能闻、见如此。最后两句反结出“宿”字,对应题目。一夜通宵不得合眼,又被钟声催起,仆仆奔走风尘之劳,得不到短暂休憩,“劳人之劳,不亦悲哉!”(《唐律偶评》)读后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1)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5分) 【审题指导】 语言简洁,概括内容,体现诗歌思路。 【参考答案】 ①以时间为顺序(黄昏——月明——中宵)。 ②首联写山寺所处的环境,颔联写初到山寺,颈联写夜宿山寺的所闻所见,尾联写诗人的感想。(5分,每点1分);(2)分析“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审题指导】 表达效果:手法+分析(内容、情感) 【参考答案】 ①反衬(以动衬静):山果落地的声音,飞舞的萤火虫,反衬出山间夜晚的静寂;(1分)表现诗人彻夜不寐,孤独疲惫的情状;(1分) ②借景抒情:借山果无人问津、自生自落,萤火虫没有目标、???停歇的飞舞之景,表达诗人忧郁怨愤的人生感慨。(2分)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