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糖尿病药 糖尿病使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病因大多未明,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三大物质代谢紊乱。产生血糖过高及糖尿。 特征: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及疲乏消瘦) 临床用药是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分类 主要分为三类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其余型,包括多种已知病因的继发性糖尿病 Ⅰ型与Ⅱ型糖尿病对比 Ⅰ型 Ⅱ型 1、流行病学 占糖尿病者% 10% 90% 遗传性 50% 90% 2、临床特点 发病时年龄 一般在30岁前 一般在40岁后 起病及症状 急,有三多一少 慢,无明显症状 胰岛素分泌量 很低 高分泌量 酮症 常见 少见 胰岛素治疗 100%依赖 无依赖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1、缓解症状。 2、防止并发症。 3、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胰岛素 1.来源:由胰腺β细胞分泌。药用胰岛素是从猪、牛等家畜胰腺中提取而得。现在(65年)已能人工合成。 2.药动学 1)口服无效,皮注或静注,作用维持时间短(T1/2=9~10分钟)。为了延长其作用时间,与碱性蛋白结合制成长效制剂。 2)肝代谢。 3) 代谢方式:双硫键(-S-S-)断裂,由胰岛素酶分解灭活。 S S A链 …-Gln-Cy-Cy-Thr-Ser-Ile-Cy-Ser-…-Try-Cy-Asn- 5 6 8 9 10 11 12 19 21 S S S S B链 …-His-Leu-Cy-Gly-Ser-His-Leu-…-Val-Cy-Gly- 5 6 7 8 9 10 11 18 19 20 Glu-Arg-Gly-Phe-Phe-Tyr-Thr-Pro-Lys-Thr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据文献报导:胰岛素的给药途经: 1、肺吸入给药(气雾剂) 2、肠溶微球口服给药 3.药理作用 主要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于正常水平,同时对蛋白质、脂肪代谢也有一定影响。 1)糖代谢: (1)增加糖去路 增加糖的转运和利用 促进氧化与酵解 促进糖元合成 (2)减少来源 糖元分解减少 糖元异生减少 2)脂肪代谢 增加脂肪酸的运转 促进脂肪合成 抑制其分解 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 3)蛋白质代谢 增加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蛋白质分解 作用机理: 胰岛素与受体结合 产生生物效应 1)诱导第二信使的形成,它们具有模拟或具有胰岛素样的作用。 2)与a-亚单位结合,移入胞内后激活酪氨酸激酶,继而催化受体蛋白自身及胞内其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因而启动了磷酸化的连锁反应。 3)可使糖载体蛋白和其它蛋白质从胞内重新分布到胞膜,从而加速糖的转运。 4、临床应用 1)重症糖尿病。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3)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 4)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5)纠正细胞内缺钾: 由于缺O2→GS无氧酵解,ATP↓→酶功能↓,使C内外离子交换↓,C内K+↓,Na+↑→自律性↑→心律失常 。 胰岛素促进GS-K+进入细胞内。 5.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症状有乏力、疲倦、头晕、心悸、出汗、焦虑、震颤等症状。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 正常人血糖80~120%,低于70~80%时出现症状,低于50%以下→ 休克。 防治:及早发现和摄食或饮用糖水,严重者静注50%葡萄糖。 2)过敏反应:少数人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3)耐受性:急性为血中胰岛素抵抗物增加;慢性为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口服降糖药 甲磺丁脲、氯磺丙脲 磺酰脲类 格列本脲 常 格列吡嗪等 用 双胍类 : 苯乙双胍、二甲双胍 药 胰岛素增敏药 罗格列酮、环格列酮 物 恩格列酮等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