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超脱;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换位思考;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史学特点 独立成科 多途发展 史风大盛与史家辈出 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史书剧增与种类繁多 地方史、民族史、域外史 家史与谱牒的盛行 历史笔记和通史撰述 史学理论的发展 典制史的崛起 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一、史学的总特点:多途发展 1.史风大盛和史家辈出 (1)皇朝众多,重视修史,确立史官制度; (2)历史急剧变动,私人撰史蔚然成风。 2.史书剧增和种类繁多 (1)《汉书·艺文志》中史书没有独立地位,附于《春秋》之后,凡12种,552篇。 (2)《隋书·经籍志》以四部分类,史书独立为一类,凡817部,13264卷。 3.史学的独立和多途发展 (1)史学附属于经学—史家自觉意识提高—史学独立 (2)视野开阔,多途发展:皇朝史出现撰述高潮,地方史、民族史、家族史、域外史、史学理论、典制史、历史文献学等方面都有许多突出的成果。 二、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1.撰写皇朝史的高潮 (1)历史原因:由于政权割据和频繁更替,出现了大批的皇朝,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都重视史学,有修史的传统。 (2)史学原因:《史记》奠定纪传体史书的基础,《汉书》开皇朝史撰述的先河,加上《东观汉记》和《汉纪》的面世,使得后世史家极为重视皇朝史的撰写。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衍化表 东魏 北齐 汉 十六国 北魏 (534)(550) (221)(263) (304-439)(439) 西魏 北周 隋 (265) (535)(557) (581) 魏 晋 (589) (220) 东晋 宋 齐 梁 陈 (286) (317) (420)(479)(502)(550) 吴 (229) 十六国 十六国: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列举了五胡乱华后、北魏统一前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的十六个政权,故这一段时期史称十六国。 成汉、二赵、三秦、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夏。 实有二十国,包括西燕、冉魏、代、北魏。 时代 数量 现存 辑佚本 东汉 13 《续汉书》八志、《后汉纪》、《后汉书》 《八家后汉书辑注》 三国 14 《三国志》、《三国志注》 两晋 23 《众家编年体晋史》 十六国 29 《十六国春秋辑补》 南朝 22 《宋书》、《南齐书》 北朝 2 《魏书》 二、正史撰述的兴盛 2.《续汉书》八志、《后汉纪》和《后汉书》 (1)《续汉书》八志 A.概况:《续汉书》,西晋司马彪撰。原书八十篇,是一部完整的东汉史著作,纪、传部分散佚,仅存八志。 B.思想:教世。“先王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撮教世之要也”。具体表现:八志在撰述思想上的特点。 (2)《后汉纪》 A.概况:《后汉纪》30卷,编年体东汉史,东晋袁宏撰。 B.编撰:发展编年体史书的编撰方法。 C.思想:借撰述东汉史阐述名教思想。 二、正史撰述的兴盛 (3)《后汉书》 A.概况:纪传体编年史。纪、传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注。记载了自光武至献帝一百九十五年史事。 二、正史撰述的兴盛 3.《三国志》和《三国志注》 (1)《三国志》 《三国志》是唯一保存至今而同时又是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的优秀史著。西晋陈寿撰。记事起于东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起义(184),止于西晋灭吴(280),不限于三国时期(220-265)的史事,与《后汉书》在内容上有交叉的地方 (2)《三国志注》 一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