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                                     
年级:  七年级   册次:  上册    单元 :第三单元  
语基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   )乎 愠(  )    三省(   ) 罔(   )    殆(   )   曲肱(    )    不逾(    )矩  箪(    )    笃(     )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传不习乎         (6)不逾矩        
(7)思而不学则殆         (8)人不堪其忧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曲肱而枕之       (12)博学而笃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课内精彩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六十而耳顺        (3)饭疏食,饮水          (4)切问而近思       
5.以上语录选自《论语》,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    》《    》《    》合称“四书”。
6.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
三、课外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③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④走。    居五日,李生故⑤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⑥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⑦自厌⑧,盍⑨改之乎?不然,迨⑩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B11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B12,以昭炯B13戒。”
【注释】①或:有人。②志:记,记住。③但:只。④还:同“旋”,转身。⑤故:特意。⑥冀:希望。⑦逾:超过。⑧厌:满足。⑨盍(hé):何不,为什么不。⑩迨(dài):等到。?谢:道歉。?铭之坐右:把它当作座右铭。?炯:明显的。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王生不说      
(2)吾悉能志之      
(3)王生益愠        
(4)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8.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10.这篇短文中,李生认为“善学者”应具备哪些特点?(用原文词句回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曷不听其所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