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景观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颐和园景观分析 一、园区简介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 位于北京城西北郊约 10 km。其中 , 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 占全园总面积的 3/4, 以万寿山为主的陆地占全园总面积的 1/ 4 。全园有各种形 式的古建筑 3000 余间 , 各种乔灌木 10 万多株。园内有清如明镜的湖水 , 葱郁秀丽 的山峦 , 金碧辉煌的宫殿 , 精巧别致的亭阁;规模庞大 , 气势宏伟 , 景色怡人 , 是中 国古典园林中讲求虽由人作 , 宛自天开的典范 , 也是举世罕见的古典园林珍品。 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也是造园艺术极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园林。山水是 中国古典园林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像颐和园这种大园当然更不例外, 不使用写 意的手法凿山造水,完全是用自然之山水。 二、历史回放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为清漪园。颐和园 是三山五员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 1750 年, 1764 年建成,面积 290 公顷(4400 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 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 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 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 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 建清漪园, 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 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 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清漪园 1860 年被焚毁 1866 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 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 1902 年再次修复。颐和园重建几次虽然在 某些局部上逊色于当年的清漪园, 但总体上还是沿用了乾隆年间清漪园的规划与 布局。 三、颐和园的整体布局 1、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方式 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 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 有山有水这便 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 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 形成了万寿 山和昆明湖。 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 从某 种意义上说, 就等于决定了颐和园的布局方式。 设计师还非常巧妙的将这些山水 地形条件加以很好的利用和改造, 有取有舍, 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典皇 家园林所特有的“一池三山”的格局。 颐 和 园 的 设 计 运用散点透视手法, 取得建筑全而齐, 不 显杂乱;景物广布, 不显分散的效果。 主 要有万寿山和昆明 湖所组成,面积 4350 亩,水面面积约占四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