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质量检测 (二) (B 卷 能力素养提升 )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阅读鉴赏 (3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史学重在探寻规律、探讨命运
刘泽华
自古以来,我国史学就强调 “经世致用 ” 。周初提出 “ 夏 鉴”“殷鉴”,其后又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以古为鉴, 可知 兴替”“ 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等。 概而言之, 就是“以史明道 ”。道的含义很广, 要义有“道理”“道 路”“知然否 ”等。这些精辟之论都隐含着我们所说的规律问题, 规 律问题也就是命运问题。 史学的内容那么多, 如何探求命运问题呢? 探讨规律、命运问题,首先要敢于面对历史的真实。历史一去不 复返,考古可以显示部分本相,但多数靠历史著作的记述来传递。由 于人们立场、 观念的差别, 历史记述本身就有 “真”“虚”“假”的 问题,即“直书”“曲笔”“虚言”等差别。 后人对历史的认识,同 样因立场、观念的差别,又加了一层 “真”“虚”“假”。因此,历 史研究者的首要之责是求历史之 “真”。诚如钱大昕所说: “史非一 家之书,实千载之书, 祛其疑,乃能坚其信, 指其瑕,益以见其美。 ” 求“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充分的才、学、识、德,还要 敢于面对由于利益纠葛而出现的掩饰、扭曲历史之“真”现象,因而 还要有“胆”。只有揭示历史之“真”,才有可能求规律、说命运。
弄清历史现象之“真”是探讨规律、命运问题的第一步,进一步 则是探求历史内在的本质之真。本质不是罗列材料的直观认识所能达 到的,要靠抽象。比如历史上的租佃关系,把现象揭示出来固然要下 很大功夫,但其本质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 占主导地
位的认识是地主对租佃者施 “仁义”、养活了租佃者。苏轼说:“民 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从苏轼的言辞看, 当时颇为流行的看法是地主家对佃户行 “仁义”,而苏轼的看法具有 反潮流性,非常了不起。同时代的李元弼说的就与苏轼相反: “佃户
勤强,便足衣食,全藉主家照顾。”吕陶说得更直接:“天下之自耕 而食为天子之农者,十无二三;而食于富人而为之农者,盖七八矣。” 佃户是“食于富人”的。尽管有思想家对恶劣的地主进行过挞伐, 但 主、佃是谁养活谁?多数人认为佃户是被地主养活、 靠地主而得生的。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认定是地主剥削佃 户,而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
值学说把古今剥削规律的谜底基本说透了, 这才真正揭示出历史内在 的本质之真。
司马迁说的“通古今之变”,就是要探寻规律、探讨命运。本质 性连续就是规律, 而不论现象有怎样的变化和变形。 如何做到 “通古 今之变 ”?比如,当前我们常听到关于社会不公的声音。 如何认识和 对待社会不公问题,需要历史地考察。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我 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使许多历史中的问题更加 凸显,这些问题也关涉规律和命运。其实,像社会不公这类问题有更 深层的历史原因, 需要史学参与解析。 勇于面对现实的史学应该能够 提出可资参考的解决之路, 但实际上我们的史学还没有顶上来, 功能 还亟待全面发挥。
托克维尔说过:“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 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 当今时代, 我们面临很多有关民族和人类命运的问题, 史学应该走到 前台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下列关于“探求历史规律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探求历史规律问题,要有充分的才、学、识、德、胆去揭示 历史之“真”。
探求历史规律问题,要通过对历史材料进行抽象,探求历史 内在的本质之真。
探求历史规律问题,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的理论来指导。
D .探求历史规律问题,可以解决我们当前遇到的关于社会不公
的问题。
解析:选 D D 项说得太绝对, 原文是说 “ 应该能够提出可资参
考的解决之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历史著作的记述本身就有“直书”“曲笔” “虚言”等差 别,所以不可信。
后人因对历史的认识有立场、观念的差别,故求“真”是不 容易的事。
C .只有弄清历史现象之“真”,才有可能探寻历史规律、探讨 历史命运。
D .有时,人们会由于利益纠葛而掩饰、扭曲历史,不敢面对历 史的真实。
解析:选 A “直书”还是可以相信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国周初提出“夏鉴”“殷鉴”,其后又有“以古为鉴,可 知兴替”等“以史明道”的论述, 说明我国史学自古以来就强调“经 世致用”。
B.苏轼对历史上租佃关系的认识和吕陶一样,而马克思主义剩 余价值学说才把古今剥削规律的谜底基本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英语第一轮知识点演练检测题52(20200528232605).docx
- 2015届高考英语第一轮知识点演练检测题54.docx
- 2015届高考英语语法专项课后训练题37.docx
-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同步训练题5.docx
- 2015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限时训练2(20200529192756).docx
- 2015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限时训练2.docx
- 2015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限时训练27.docx
- 2015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限时训练34.docx
- 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定时训练15(20200528225119).docx
- 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定时训练15.docx
-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7.docx
-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34.docx
-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习26.docx
-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习29.docx
-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习37.docx
-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综合测评试题4.docx
-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综合测评试题19.docx
-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4.docx
- 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17.docx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二轮课时练检测27.docx
最近下载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11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建筑施工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pdf
- 面向教学评价的情感分类.pptx VIP
- 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高中数学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课件】.pptx VIP
- 《中药材炮制加工方法图解》.pdf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VIP
- 羊群效应——一个班级最可怕的存在!--高一上学期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Apple 环保系统操作说明FMD_Portal_TRM_Training.pdf
- 厄瓜多尔介绍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