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细菌与霉菌污染共79页资料.ppt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细菌与霉菌污染共79页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感官指标: 特殊臭味 。 ? 理化指标: 过氧化值、醛、酮等酸 败产物;油脂酸度(酸价)。 ? 3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主要为 酸发解 或 酵解 。 ? 粮食、蔬菜、水果和糖类及其制品,含有较多 的碳水化合物。这类食品腐败变质时,主要以 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或动植物组织中酶的作用 下,经过产生双糖、单糖、有机酸、醇、醛等 一系列变化,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个 过程的主要变化是 酸度 升高,也可伴有其它产 物所特有的气味。 (三)腐败变质的食品卫生意义与处理原则 ? 1 、产生厌恶感。 ? 由于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促使食品中蛋白质分 解,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胺、硫化氢、 硫醇、吲哚、粪臭素等,具有蛋白质分解所特有的 恶臭,使人嗅觉产生极其难受的厌恶感。 ? 细菌和霉菌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色素,使食品染上 各种难看的颜色,并破坏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 品失去原有的色香味,也使人产生不快的厌恶感。 ? 油脂酸败的“哈喇”和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产生的特 殊气味,也往往使人们难以接受。 ? 2 、降低食品营养。 ? 由于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腐败 变质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食品腐败分解后 产生低分子物质,因而丧失了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的原有营养价值。 ? 3 、引起中毒或潜在性危害。 ? ( 1 )常引起急性中毒。 轻者多以急性胃肠炎症状出 现,如呕吐、恶心、腹痛、腹泻、发烧等,经过治疗 可以恢复健康;但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等系 统症状,抢救及时可转危为安;如贻误时机还可危及 生命,有的急性中毒,虽经千方百计治疗,但仍给中 毒者留下后遗症。 ? ( 2 )慢性中毒或潜在性危害。 有些变质食品中的有 毒物质含量少,或者由于本身毒性作用的特点,并不 引起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往往可造成慢性中毒, 甚至可以表现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食用腐 败变质、霉变食物除了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外,还具有 极其严重的潜在危害。 措施: ? ( 1 )减少微生物污染和开展微生 物生长繁殖。 ? ( 2 )抑制酶活动,和防止各种因 素对食品的不利作用以达到防止和 延缓食品质量的变化。 ? 一切处理的前提,都必须以确保 人体健康 为原则。 (四)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和控制 ? 1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 2 、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 ? 1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 鉴定食品腐败变质是以 感官性状 并配合 一定的 物理 、 化学 和 微生物 指标三方面 进行判定。 ? ( 1 )感官鉴定 ? 感官鉴定 是以人们的感觉器官 ( 眼、鼻、舌、手等 ) 对食品的感官性状 ( 色、香、味、形 ) ,进行鉴定的 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方法,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 判断一种食品是否变质,首先应进行的是感官检查, 一旦确定,不需要再经实验室的进一步鉴定。 ? ( 2 )物理指标 ? 食品腐败变质时分解时小分子物质增多这 一现象,先后研究有 食品浸出物量、浸出 液电导率、折光率、冰点下降、粘度上升 及 pH 改变等变化。 ? ( 3 )化学指标 ? 1 )挥发性盐基氮( TVBN ): ? 肉鱼类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 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 ( 主要是二甲胺和三甲 胺),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可在碱性溶液中蒸出。 ? 肉鱼类样品浸出液在弱碱性条件下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 总氮量称为 挥发性盐基氮 。 ? 2) 组胺: ? 在水产品的腐败中,通过细菌的组胺酸脱氢酶使组氨酸脱羧 生成组胺。组胺用正戊醇提取,遇偶氮试剂显橙色。 ? 3)K 值: 鱼肉 ATP 依次分解为 ADP 、 AMP 、 IMP 、 HxR (肌 苷)、 Hx (次黄嘌呤),其中低级分解产物 HxR 和 Hx 与 ATP 及其系列分解产物的比值(百分数)称为 K 值, K 值≤ 20 %,绝对新鲜;腐败, K 值≥ 40 %; ? 4) 过氧化值( POV ): ? 油脂 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很不稳定,能氧化碘化钾成为游离碘,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析出的碘计算过氧化值。 ? 过氧化值的表示:用滴定 1g 油脂所需某种规定浓度(通常用 0.002mol/L ) 的 Na 2 S 2 O 3 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表示,或用碘的百分数表示,或用每千 克油脂中活性氧物质的量( mmol )表示,或每克油脂中活性氧的质量 (μg)表示等。 ? 5) 羰基价: ? 油脂 氧化所生成的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一般油脂随着 贮藏时间的延长和不良条件的影响,羰基价的数值呈不断增高的趋势。 ? 羰基价: 1kg 样品中各种醛物质的量, mmol/kg 。 ? 测定原理:羰基化合物和 2 , 4- 二硝基苯肼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