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电影解说 《闪光少女》这一部电影中有一场异常精彩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对决,为什么会有这一场对决呢? 在电影中的这所中学,学校的领导更偏向于西洋乐的专业,认为西洋乐更为高雅高尚,是国际化的音乐,学校为了民乐专业的学生不影响西洋乐专业学生学习,在民乐专业教室和西洋乐专业教室中间加了一道铁栅栏,因为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西洋乐器,所以民乐专业很难招到学生,学校想取消民乐专业。为了证明民族乐器不输西洋乐器,于是有了这一场精彩的中西对决。小 数 据虽然电影中的情节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目前社会中的确是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更多。据统计中国有1500万名未成年人在学习钢琴,而全国学古筝的人数在500万左右。说 一 说看到这样的电影情节和现实数据统计,你有什么感想?小 提 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对民间的一些艺术形成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甚至有些民间艺术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相关链接 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曾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无独有偶,2008年1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报道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哪些衰落的、甚至是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吗?衰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手工木雕吹糖人班级大讨论1、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2、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3、请你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民间艺术,想象一下如果它失传了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小 提 示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民间艺术,才能保护好中华文化。衰落的春联文化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逐渐被人们冷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不少年轻人觉得我土气,过年时不再用我。而且,现在会写毛笔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活动探究想一想,议一议春联衰落的原因。并了解一下,我国是否有相关的春联文化保护措施。春联衰落的原因现在的春联内容陈旧,千篇一律,缺乏时代精神。印刷品春联里存在文化缺失。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春联大多采用印刷的方式。我有小妙计根据我们讨论出来的春联文化衰落的原因,你能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吗?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春联大多采用印刷的方式。可以举办义写春联公益活动。可以开展春联征集评选活动,征集文化内涵深厚的春联加以推广。我 有现在的春联内容陈旧,千篇一律,缺乏时代精神。印刷品春联里存在文化缺失。小妙计在中小学开设、普及书法课,弘扬传统文化。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春联大展台请你分享一副你认为最精彩的春联,并说说它精彩在哪里。读 一 读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一元二气三阳泰;四序五福六合春。迈步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细雨无声,滋润满园锦绣;春风有意,妆成一树玲珑。……把年味儿带回家!昌乐县送春联文化下乡活动举行新春将至,昌乐县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的由4名书法家和2名剪纸传承人组成的文化文艺小分队,带着提前准备好的部分春联、窗花以及笔墨纸等物品,为村民们送春联、送窗花,现场书写、现场剪纸,送上新年的第一缕祝福。春联文化的保护1书写中国 写春联创世界纪录大型传统文化活动1月28日,“2019 挥毫新时代,书写中国梦--万人万福迎新春、献礼盛世中国年、写春联创世界记录大型传统文化活动”在河北省正定县长乐门文化广场成功举行!2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小 提 示 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探访家乡衰落的民间艺术请了解一下你家乡的某些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并想一想相应的保护措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像医生一样抢救民间文化的冯骥才 2003年,由冯骥才倡议推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令这位作家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尽管1000多项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已经完成,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还是忧心忡忡。在他看来,抢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 “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两年多来,冯骥才跑遍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市,一边指导志愿者进行田野普查,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一课时课件.pptx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二课时课件PPT.ppt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课件PPT.ppt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二课时课件PPT.ppt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课件PPT.ppt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二课时课件PPT.ppt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一课时课件PPT.ppt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课件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