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论语》六则教学设计语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论语》六则教学设计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论语》六则教学设计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论语》六则教学设计语文版 PAGE / NUMPAGES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论语》六则教学设计语文版 18 《论语》六则 【导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章语录的含义,提高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联系自身的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5.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课时计划】 2课时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画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合作探究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我们中国的孔夫子排在第一位。《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六则。(教师板书《论语》六则) 自学互研  eq \a\vs4\al(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殆(dài)   论(lún)语   说(yuè)   罔(wǎnɡ) 好(hào) 焉(yān) 惑(huò) 逾矩(yú jǔ) (2)词义: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愠:怨恨,心里不满。 君子:文中指道德上修养高的人。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危险。文中是“学业上陷入困境”的意思。 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耳顺:大意为听人说话,可以听出其中隐而未露的意思。耳,听觉。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 2.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高兴。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 朋: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三:古义,虚词,不是确数;今义,表示确数。 (3)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旧知识和新知识)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学法指导一:针对步骤二中的(1) 文言文朗读停顿 划分方法 1.句首关联词和发语词之后要停顿。 2.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 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 6.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3.作者名片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主张“仁”的思想,其思想经过后世的系统化,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4.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一些孔子的弟子的言行而成的。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eq \a\vs4\al(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划分朗读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交流点拨】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能把其他五则划分好朗读节奏吗?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注意下面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交流点拨】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交流点拨】复习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交流点拨】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合作探究  eq \a\vs4\al(步骤三 重点精读 

文档评论(0)

151****99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