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实录:印章的秘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幼儿园活动实录:印章的秘密 本学期,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图形印章的教具,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区域活动时都会有很多孩子轮流去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胡乱印,到逐渐有目的地开始观察印章为什么会印出图形。但由于教具中图形类型的数量限制,降低了他们操作的乐趣。如果孩子们能够自己创作富有个性的图案,将会大大延伸他们对印章的兴趣,并扩展他们的经验。因此,我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制作印章的探究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印章的制作方法和工作原理。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第一阶段:玩印章――初步发现图章的奥秘 图形印章投放到美工区,每天都有很多幼儿轮流来操作。小班幼儿一般只是用印章在白纸上反复印,观察自己印出来的是什么形状。中大班幼儿则喜欢利用有排序控制点的纸张作业来进行图形排序工作。逐渐的,一些大班幼儿开始观察图章本身了。 一天,小恺问我:“老师,你发现没有,要是印章没有蘸印泥,很快就印不出来了。”我回答:“是呀,印章就是要靠印泥才能印出图案。”小恺说:“而且你看印章上是什么,印出来的也是什么。”听了孩子的话,我突然感觉到小恺其实已经发现了印章工作的奥秘――投射原理。如果能够让孩子们自己去创作图案印章,他们的兴趣一定会更浓,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究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第二阶段:制作印章 第一次制作――制作图案印章 为了让幼儿发现印章所具有的与平面图画不同的关键特征――凹凸的图案,我们进行了讨论。 师:小朋友都喜欢做图形印章的工作,你们发现印章是怎么印出图案的? 幼:印章上面有花纹。 师:橡皮上也有图案,有花纹,能印出图案吗?为什么? 幼:印章上的图案不是平的,是凸起来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幼:摸一摸就能发现。 师:好的,你们来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这些图案。 接着,我们又讨论了印章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制作印章需要有硬度适宜的介质、雕刻工具、颜料和纸张。有的小朋友提出可以用橡皮泥来做,于是我就鼓励他们用准备好的材料――橡皮泥、积木、竹签来制作。 开始时,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几名幼儿很快就在橡皮泥上刻出了简单的线条,并开始印图案,他们为自己能够印出图案而兴奋不已。还没有印的幼儿也匆匆收工,开始蘸印泥证明自己也能够印出图案。但很快,单纯印图案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有些幼儿开始随意刻,或者拿橡皮泥开始塑型,就像捏泥工。 这时,老师拿出自己刻出的印章,是一个小房子的图案,印在纸上,非常清晰,请幼儿欣赏。 幼:老师印的图案真漂亮,我也要印一个! 师:为什么老师的印章印出来特别漂亮呢? 幼:因为图案多,线条特别粗,还很整齐。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印出的图案完整吗? 幼:有的地方没印上。为什么呀? 师:摸一摸你们的印章表面和老师的印章表面,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幼:你的平整,我的不平。 师:试一试,如果把印章表面按平一些,刻出的图案是不是就清楚了。 幼:是的,而且每条线的粗细都差不多,这样印出的图案就更漂亮。 接下来,幼儿开始专注地制作自己的印章,各种图案很快就展现在大家面前,有小房子、花、蘑菇、山等,基本上都是用竹签刻划出来的,幼儿之间也不时地进行着互相的展示和讨论。 最后我们分享了作品,请幼儿讲解自己的印章是怎么制作的,提示幼儿是否还可以做出形式不一样的印章。 反思: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印章为什么能够印出图案,也就是印章的工作原理。 在一开始,幼儿急于印出图案,加上前期经验不足,就开始分散注意力。这时老师作为小组活动的一个参与者,适时地用自己的作品给幼儿以提示,使他们马上间接地获得了一个经验,并很快应用到自己的操作中。 幼儿对于刻、印的动作很感兴趣,但也要在活动中先得到满足,才能让活动更顺利地进行。因此,教师也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指导幼儿如何能够刻出清晰的图案上,用有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分析出问题的关键点,帮助幼儿运用自己的探究精神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分享好主意,互相帮助。 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将幼儿在这一次活动中的经验加以提升,帮助幼儿梳理他们的想法。如,有的幼儿在刻的时候没有目的,但印出来后效果很好,老师就会肯定他的作品,并让他对比印章和图案,帮助他注意到印章上的图案与纸上的图案是相同的,发现两者的投射关系。 第二次制作——制作印文印章 活动开始之前,我先带领孩子们回顾了前次作品,分享之后幼儿提出为了让印章更清楚,刻的时候不能歪,还要深一点。 接着我们就开始制作。小恺很快刻了一个汉字“回”,印得十分清晰,他高兴地给大家看。壮壮等几个大班幼儿立即得到启示:“我也会刻字!”之后好几名幼儿开始刻字的尝试,刻出了“天”、“人”、“大”、“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d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