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是统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静止的破坏等) 2、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 * 水蒸气 水 ≥100oC <100oC  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 120℃ 80℃ 40 ℃ 0℃ 100℃ ., * “早知道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佛家有一部《百喻经》其中讲了一个寓言: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没有事物的质变。 .,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 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口吃不成胖子, 一锹挖不出井来。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量变的两种形式:  (1)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发生变化  (2)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的变化。 为什么我看到“水滴”却不见“石穿”?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质变等于发展 吗?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 注意: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有上升前进的质变才能叫做发展 ., 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质变 ., 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质变 ., 思考:下列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一: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曾为一个财主写了一幅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见后气急败坏,便到县衙告状,说祝枝山用对联辱骂他。祝枝山却说我写的是吉庆之词。于是他把对联念了一下,便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和财主听后,都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 如果数量不变,可以引起质变吗? ., * 在佛教《百句譬喻经》中有 “愚人吃盐” 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味淡 味美 味涩 味美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再加盐 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发生新的质变 加盐 .,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不能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判断新、旧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应注意的问题 电脑 算命 .,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由过去的直接武装入侵发展到现今以人权为幌子入侵的新干涉主义。这种所谓的新“干涉主义”是不是新事物? ——不能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断新旧事物 ., 当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今天那些讥笑火车的人却受到历史的讥笑。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 ——不能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完善来断新旧事物 瞧,那刚出世的笨家伙多慢! 哎,今非昔比啊! .,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内涵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