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09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宿迁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09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三 文言句子翻译 每年必考 【常见题型】 1. 要求直接翻译画线句 , 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2. 要求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答题思路】 1. 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 (1) 信——准确 , 直译为主 , 意译为辅。 (2) 达——通畅 , 语意流畅 , 没有语病。 (3) 雅——有文采 , 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 文笔优美。 2. 明确选句的特点。 (1) 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语法现象的句子。 (2) 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句子。 (3) 有深层含义 , 对情节发展、文章中心或人物形象 ( 情感 ) 有揭示作用的 句子。 3. 翻译句子的六个方法及示例 其六个关键词是 : 保留、对应、更换、补充、调序、删除。见下面的技法示例。 翻译方法 例句 译文 保留——古汉语 中表示时间、地点、 人名、官职等专用 名称的词语可直接 保留在译文中 ①庆历四年春 , 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 ( 年号、时间词、人 名、地名不用翻译 )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祎、董允等 , 此皆良实。 ( 官 职名不用翻译 ) ①庆历四年的春天 , 滕子京远 调巴陵郡做知州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 董允等 , 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 翻译方法 例句 译文 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 节词 ,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 , 与另一个字 组合 , 或直接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 词来代替 , 以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 然而侍候守卫的大 臣在朝中不敢懈怠 ( 续表 ) 翻译方法 例句 译文 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 , 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 发生较大变化 , 这就是常说的 古今异义词 , 翻译时应注意。 还有 , 凡是通假字 , 在翻译时 , 都要换成本字 ①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 以情。 ( 狱 : 古义“诉讼事 件” , 今义“监狱” ) ②率妻子邑人 , 来此绝境。 ( 妻子 : 古义“妻子儿女” , 今 义“男子的配偶” ) ①大大小小的诉讼事 件 , 即使不能一一明察 , 也 一定根据实情去处理 ②带领妻子儿女以及 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 绝的地方 ( 续表 ) 翻译方法 例句 译文 补充——古汉语中 常常省略一些成分 , 翻 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 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 充进去 , 否则 , 就会出 现语意不清的现象 ①省略主语 :( 臣 ) 今当远离 , 临表涕零 ②省略谓语 : 一鼓 作气 , 再 ( 鼓 ) 而衰 , 三 ( 鼓 ) 而竭 ③省略宾语 : 此人 一一为 ( 其 ) 具言所闻 ① ( 我 ) 如今即将离朝出征 , 面对这 份奏表 , 禁不住流下泪水 ②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 , 第二次 ( 击鼓 ) 勇气就减弱了 , 第三次 ( 击鼓 ) 勇气已经衰竭了 ③这个人给 ( 他们 ) 详细地介绍了 自己所听到的事 ( 续表 ) 翻译方法 例句 译文 调序——古汉语中的倒装 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 , 应调整 语序 , 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能谤讥于市朝。 [ 正常句式为 : 能于市朝谤讥 ( 寡人 )] 能够在公共场所 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 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 用 , 没有实际意义 , 翻译时可 以不译 ①夫战 , 勇气也。 ( “夫” , 句首发语词 , 无义 ) ②寒暑易节 , 始一反焉。 ( “焉” , 句末语气词 , 不译 ) ①作战 , 靠的是勇 气 ②寒来暑往 , 季节 变换 , 才往返一趟 ( 续表 ) 简要口诀 : 名词要留 , 无义要删 , 省略须补 , 倒装要调 , 字对应词 , 异义要换。 直译为主 , 意译为辅。 一、 [2018 ·宿迁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问题。 (14 分 ) 贞观三年 , 太宗谓侍臣曰 : “君臣本同治乱 , 共安危 , 若主纳忠谏 , 臣进直 言 , 斯故君臣合契 ① , 古来所重。若君自贤 , 臣不匡正 , 欲不危亡 , 不可得也。君 失其国 , 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 , 臣下钳口 ② , 卒令不闻其过 , 遂 至灭亡 , 虞世基等 , 寻亦诛死。前事不远 , 朕与卿等可 ③ 得不慎 , 无为后所嗤 ! 第 2 讲 内容理解与拓展迁移 贞观六年 , 太宗谓侍臣日 : “朕闻周、秦初得天下 , 其事不异。然周则惟 善是务 , 积功累德 , 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 , 好行刑罚 , 不过二世 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 ④ 延长 , 为恶者降年 ⑤ 不永 ? 朕又闻桀、纣帝王也 , 以 匹夫比之 , 则以为辱 ; 颜、闵 ⑥ 匹夫也 , 以帝王比之 , 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 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 选自《贞观政要 · 卷三》 ,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