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3 级 ) 1. 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意义 心理学 — 概念: 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动物心理、人的心理(为主) 性质 :兼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中间(边缘、交叉)学科。 心理现象及结构: (客, 1 级) 心理现象 — 心理过程 — 认知 过程:感觉、直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 过程: 意志 过程:意志行动 ( “ 注意 ” :不是心理过程,而是心理状态) — 个性心理 — 个性心理倾向性: (内在动力)需要、信念理想 个性心理特征: (最稳定)能力、性格、气质(个性心理特征差异表现) 2.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布洛卡 (选)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元 — 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结构:树突、细胞体、轴突 1 2 神经元 — 种类: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中间) 神经系统的组成 — 中枢神经系统:脑 — 大脑四叶(额叶:动;顶叶:感;枕叶:视;颞叶:听) 大脑两半球:不对称(左:右半躯体;抽象逻辑思维、言语中枢) (右:左半躯体;形象思维、高度空间直觉)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 脑、脊、植物神经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反射弧 :反射的生理结构。 (选) 反射种类 — 无条件反射:先天(吸允、眨眼) 条件反射:后天(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望梅生津、含梅止渴、迎风流泪; 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符号,谈虎、画饼、谈梅生津、望梅止渴) (人和动物根本区别在第二信号系统)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性 — 客观现实(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心理, “ 狼孩 ” 主观性 — 心理是人脑对现实的主管映像, “ 仁者见仁 ” 能动性 — 心理是人脑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 改变世界 ” 2 2 3.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 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心理学独立: 1879 德国 冯特 (科学) 心理学之父 (创始、奠基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主要心理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 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主张研究意识的构成元素(感觉想象等) 方法:实验 内省 法 机能主义心理学 — 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观点:研究意识的机能(作用);提出 “ 意识流 ” ,认为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 行为主义心理学 — 人物:华生,《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第一势力) 观点:研究行为 方法:反对内省,实验方法 名言: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 ” (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格式塔心理学 —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完形心理学) 观点:研究意识的 整体 ( Gastalt 整体完形),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 3 2 精神分析心理学 — 人物 : 弗洛伊德 ( 第二势力) 观点:起源于精神病人研究,研究无意识(潜意识)、人的异常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第三势力) 观点:研究人格,人性本善;人都有实现自我的需要(成长和发展) 罗杰斯心理治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 认知心理学 — 人物:皮亚杰 诞生标志: 1967 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观点: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心理学,加涅) 二、认知发展与教育 ( 1 级) 1. 感觉和知觉 概念 —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选) 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认知的起点 知觉: 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对直接作用在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属性 4 2 观察: 人的有目的、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知觉的高级形式,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 知觉能力 感觉 种类 — 外部 : 视、听、嗅、味、肤觉 内部:机体觉(内脏)、平衡觉(姿势,晕车)、运动觉 ( 关节肌肉 ) 知觉种类 — 物体知觉:空间、时间、 运动 — 真动; 似动 :动景 ( 电影、动画片、霓虹灯 ) 诱导(月动云静) 自主(暗室内静止的烟头光点在动) 运动后效(瀑布) 社会知觉:社会刻板印象(群体特征归属每个人,无视个体差异) 晕轮效应(某人有某特征时,对其他特征相似判断;一白遮百丑) 首因效应(最初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信息影响最大;最近效应) 投射效应(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 错觉 — 概念: 对事物必然产生的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知觉的特殊情况。 (错误的知觉,不可克服) 种类 : 大小、形状和方向、时间、倾斜 5 2 感觉规律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特征) 感觉阈限:引起人感觉的刺激范围(数值)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 最小刺激的觉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