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编(1)S教学提纲.pptVI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编(1)S教学提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一、时代特征与世界大势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1、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 2、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封建经济 3、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 4、人民的悲惨境遇 三、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2、两个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四、基本历史线索 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19—1949年的中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李大钊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第二节 历史呼唤新型革命政党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特点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机会1 有些原来受外国货排挤,营业不振,甚至连年亏损,无法维持的私人企业,到一战期间变为取得厚利。 这时期抵制日货运动对于民族工业发展也起一定作用。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激起各地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热情。以牙粉和伞为例:“从前中国人惯用舶来之牙粉,如日本之金刚石牙粉到处风行。其后无敌牌出而应世,外货势力遂削。”无敌牌牙粉是上海的一个笔名为天虚我生的文人陈栩园在1918年创办的家庭工业社的出品。“以前我国用伞多来自日本”,1918年,杭州的旧式作坊孙源兴“改良纸伞,减轻重量,制造弯伞柄”,由此杭州的制伞工场逐渐增多,所制丝伞、布伞在市场上渐次代替了进口的日本伞。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机会2 1915年到1922年,私人资本的纱厂,厂数和纱锭都增加了近二倍,布机增加且不止二倍,除了棉纺织业外,缫丝、丝织、针织等业这一时期都有显著发展。因此,这几年被认为是民族纺织业的“黄金时代”。 战前全国面粉工厂只有四十多家,到了1920年、1921年间,已发展到一百二十多家(其中包括少数外国资本的工厂)。面粉工业也是在发展较快的行业。 除了纺织业、面粉业以外,火柴、水泥、卷烟、榨油、造纸、制糖、制皂、制烛等业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最初几年间也有些发展。 总之,利用这时机发展的主要是轻工业,是日用品制造工业。民族的私人资本也只有力量发展这种较易于兴办,能较快取得利润的轻工业。 军阀政府并未利用时机兴办工业3 袁世凯、段祺瑞政府从外国借款都用于军政,特别是扩军。 当权的大小军阀、官僚手中积累的财富,或购置田产,或从事商业投机和高利贷剥削,或存于外国银行。对办工业没有兴趣。 但社会上仍有相当数量的游资在寻求出路。有人描述:“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朘削,民生坠于涂炭。建设事由,无由发皇。民间资金若无出路,壅塞于外国银行。在外商银行全盛时期,国人存款,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 这些“苦无出路”的“民间资金”的拥有者大多是卸任失势的官僚军阀和较大的商人,看到工业有利可图就转而投资工业。许多中小商人、手工业作坊主也乘机经营新式工业,他们及某些中小地主也成为较大企业吸收股金的对象。 民族工业繁荣的好景不长1 1918年战争结束,中国入超迅即超过战前水平。1919年进口六亿四千六百万两,高于1913年,入超只有一千六百万两。1920年进口增为七亿六千二百万两,入超高达二亿二千万两,1921年进口剧增为九亿两有余,入超高达三亿两。外国资本也重新侵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立刻被打断,最明显的是棉纺织和面粉业。许多企业竞争不过,产品销路呆滞,资金周转不灵,有的停产歇业,有的被外国资本并吞或受人操纵。 民族工业繁荣的好景不长2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中国棉纺织业的繁荣景象,维持到1922年而完全消逝,接着就是长期的慢性萧条”“惜我国工业基础未固而欧战即已告终。民国九年(1920年),中国国外贸易为先前未有之巨额,然查其进出口货,进口增六分之一,出口反减少六分之一。外货又来,经济压迫又来,经济压迫之幕又开。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不知振刷精神,亟谋补救,反于此时争设交易所与信托公司等投机事业,想谋意外之财,置本业于不顾,结果皆遭惨败。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1921年)之经济恐慌”。这投机现象是民族资本没有出路的表现,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商业高利贷资本统制工业资本的落后本质”的表现,这更增加了工业危机。 经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繁荣景象以后再没有出现过。这种繁荣景象的暂时出现及其迅速消失,充分表现了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