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渡山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云南弥渡山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弥渡山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史学毕业论文 正文 摘要:在云南西部高原上的弥渡地区孕育着极富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弥渡山歌。弥渡地区民风纯朴,人们善歌善舞,当地的少数民族保留着原始古老的音乐艺术传统,同时也吸收着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因而这里的民歌更带有少数民族传统气息,在旋律、曲式结构、语言、咬字、吐字、行腔的运用上也比广西、贵州等地的民歌更为丰富多彩。《小河淌水》是弥渡山歌的典型代表,在创作背景、演唱风格创新等方面颇具特色 关键字:弥渡山歌;民歌;《小河淌水》;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2-0190-03 云南地区物产丰厚,少数民族众多。在云南西部高原上的弥渡地区孕育着极富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弥渡山歌。该地区民歌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旋律、曲式结构、语言、咬字、吐字、行腔的运用上也比广西、贵州等地的民歌更丰富多彩。当地少数民族保留着原始古老的音乐艺术传统,同时也吸收着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小河淌水》是弥渡山歌的典型代表,在创作背景、演唱风格等方面颇具特色。 长期以来,无数音乐家和音乐工作者从弥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获取艺术灵感,创作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放马山歌》《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等。相比其他地区的音乐作品,由尹宜公于1947年整理创作的《小河淌水》形成了创新的演唱特色,有着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的音乐风格特征,它是这些少数民族歌曲中的典型代表,并以其优美的旋律、典型的东方元素享誉中外,甚至被中外乐坛誉为“东方小夜曲” 《小河淌水》的演唱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在对唱时,由于演唱双方的距离较远,为了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在演唱前都要加一个较有激情的“引唱”,这也是云南弥渡山歌与其他地方歌曲相比魅力之所在。 云南弥渡是滇西古城,今属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滇西高原,北接云岭、怒山,南倚哀牢山、无量山,临近大理石林和洱海。弥渡地区山清水秀,当地人与高山为伴、与自然为友。这里民风纯朴,人们善歌善舞,性格温柔多情,山歌形式多样。《小河淌水》作为弥渡山歌的一种代表作,主要讲述了青年男女互诉情谊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部作品是对年轻男女之间爱情完美的展示。在当地有一个古老而又感人的传说:一个善歌的阿妹住在马尾山脚下,青山绿水养育着这位美丽的姑娘,阿哥是众多马帮成员中最能歌的年轻人。某日,阿哥随着马队路过马尾山时遇到了美貌的阿妹,两人一见钟情,在山涧中对歌整日,彼此心印相通许下誓言等来日相约再见。可是,那个海誓山盟的阿哥走后就没有再回来,而痴情的阿妹在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在两人相遇的山涧等待阿哥的到来。《小河淌水》就是在阿妹焦急忧虑、不断渴盼中唱出的心曲。这首歌感动了后来的许多年轻人,常常在求亲对歌时男女对唱,彼此告知白首莫离的心情,从而形成了弥渡山歌所特有的悠扬婉转、细腻多情的音乐曲风。 弥渡山歌具有婉约含蓄的音乐特点。音乐是根植在现实生活土壤中盛开的花朵,艺术作品只有在生活中汲取养分才能更绚烂的绽放。在《小河淌水》中,作曲家通过自如、恰到好处的运用切分音与自由延长符号,对歌曲中内在婉约、羞涩含蓄的情感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将地方音乐独特的风格特色尽显无遗。 《小河淌水》中的延长音与切分音是在每句话的停顿呼吸处作了有意识的延长,是根据当地少数民族说话的语调而创作的,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感悟、吸收、综合、归纳出来的。《小河淌水》由一个力度上从弱渐强(p-f)的衬词“哎――”音的自由延长来展开音乐情绪,在“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中也有延长音和切分音的处理,每一乐句的高音“re”上方都有一个自由延长符号;在每一乐句的尾音处做切分延长;“想起我的啊妹”的“妹”字音符“sol”为切分节奏。整个乐句共14小节的旋律中自由延长、切分音的运用多达15处,缓慢自由的节奏不但没有破坏语气和语言上的正常运用,没有使整个作品显得凌乱无序,反而在节奏上对音乐进行了充实,更能体现出弥渡女孩的柔情似水,加强和延伸了歌曲的涵义,让人们听起来有一种“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的情意连绵不断的感觉,突显了弥渡地方音乐在情感与曲调上的绵延与巧妙补充的风格。 弥渡山歌具有精简而完整的曲式结构布局。《小河淌水》是两段体结构,两段的曲式简单明了。第一乐句是将四个音颠倒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把时值延长并加以重复,在重复中变化。第二乐句是在第一乐句的下五度进行自由模进构成第一个乐段。乐句与乐句之间一问一答,交相辉映。用一个自由延长小节的“引子”为第一乐段的展开做铺垫,而第二乐段是以经过句的形式引出来的,并且所用的音乐材料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内容相连,环环相扣,以此构成了整个段落的统一,也构成了歌曲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曲式结构。这样一来,既加强了弥渡山歌所特有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