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与超滤去除藻毒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超滤和纳滤去除藻毒素 译:温小菊 摘要 全世界的饮用水水库可能都含有蓝藻。它们释放的藻毒素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如果蓝藻和藻毒素的产生不可避免,细胞和毒素需要在饮用水处理中被去除。超 滤可以把微生物( 99.99%)迅速地脱下,但是一点备受关注由于水泵的切应力的 作用的释放的藻毒素。纳滤也许能够去除溶解的藻毒素,实际上它也可以去除其 他的有机微污染物质。而藻毒素的性质,膜材料的性质和工艺条件是决定去除效 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实际情况下来确定超滤法去除胞内 藻毒素的效率和纳滤法去除溶解藻毒素的效率。在德国图林根州的页伟达水库, 以培养有浓密的阿氏浮丝藻和和茂盛的黄紫藻进行了超滤试验的研究。最多2% 的胞内藻毒素从细胞内释放到培养基中,在滤液中被检测出。因此,去除细胞将 导致微型藻毒素去除率超过98% 。 在这些阿氏浮丝藻实验中,释放藻青素与微 型藻毒素释放有着密切的关系。 显微测量表明对阿氏浮丝藻细丝的轻微损伤。 实验中用一个单一的缠绕纳滤膜对微囊藻毒素和类毒素-a 的去除率超过 96% 。 结果表明,这里介绍的微囊藻毒素和藻毒素存在于原水中,膜过滤是一个有用的 处理方法。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藻毒素、超滤、纳滤、浮颤藻 1、介绍 蓝藻毒素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一个潜在的危险。蓝藻生长产生的毒素遍布世 界各地的地表水,特别是富营养条件下和饮用水库的变温层中。这些中许多地 表水被作为饮用水源地。此外,这类毒素是很难去除的[1]。世界卫生组织(WHO) 确定了每天摄入藻毒素-LR 的剂量为1ug/L ,此类毒素是各种各样的微型藻毒素 的一种。 有毒蓝藻细菌最常在微囊藻、鱼腥藻、浮颤藻中发现[3]。它们可能都包含一 个广泛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微囊藻毒素是最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一种,由于它的 作用方式和它的频繁出现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说法。微囊藻和颤浮藻含有毒素的 属,然而鱼腥藻和颤浮藻产生的类毒素-a 是一种神经毒素[1]。 几个策略,旨在减少磷的含量,可以用来防止饮用水水库蓝藻生长。然而, 如果这些措施失败,水处理系统能够去除微囊藻毒素和他们的毒素浓度到足够的 低。传统处理工艺,混凝、絮凝、砂滤可去除微囊藻毒素,尽管有一些担心:在 处理中毒素将从细胞向周围水中释放 [4、5] 。然而,另一项研究发现,没有证 据表明这种处理会导致细胞溶裂和毒素的释放[6] 。臭氧氧化可以有效地破坏细 胞和藻毒素。然而,在高密度的生物量和最佳剂量下其可靠性还需要确定。在应 用臭氧处理技术中,可能形成有害的副产物是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粉状和颗粒 状活性炭(PAC 和GAC)对去除溶解毒素很有效[4],但是所需的PAC 剂量相对比 较高:达到50 - 100 毫克/升)[7] 。在几个出版物提到的膜过滤是一种很有前景的 技术来得到高的去除效率[1、4 、7] 。随着越来越多的微滤和超滤设备被安装来 保护饮用水安全,例如,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8],同时,蓝藻细胞也可以被 去除。纳滤与反渗透可以起到阻挡藻毒素的作用。 直到现在,仅有的几项研究关于膜过滤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技术得以实现。虽 5 然超滤法预期可以减少10 倍细胞量,Chow et al [9]展示了一个清除蓝细菌的量不 低于98% 。他们用平板膜和一个相对较高压差的膜过滤。在几种膜的反渗透实验 中,平均微型藻类的保留的水平 96%在新鲜、微咸水里[10]。而且节球藻毒素 可以通过反渗透被去除(原浓度32.3 微克/升)低至检测限浓度(0.5 微克/升)[11] 。 本研究的目的在实际情况下来确定超滤法去除胞内藻毒素和纳滤法去除溶 解藻毒素的效率。超滤适合的条件是:恒速过滤,紧随其后的是一艘常规过滤周 期。用离心泵全面给水与超滤装置加压。这样,用颤浮藻 agardhii 和p . rubescens 的实验 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离心泵的应力作用,微囊藻毒素是否可以被释放。 NF 实验测试NF-experiments 是否一个高分子量比RO-membranes ,可保留不同 的藻毒素。 研究也指出,在超滤与含氰色素释放的的关联,从细胞释放微型藻毒素的程 度。如果脱离了细胞在周围的水和渗透溶解通过超滤膜组件具有

文档评论(0)

GG-水处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深水处理工程师,环保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