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学习目的和要求;概述;;二、概念;第一节 血痹;1.血痹轻证; ★尊荣人:养尊处优的人。不从事体力劳动,肌肉虽然丰盛,实则筋骨脆弱,腠理不固,抗病能力薄弱。 ★加被微风:加,《脉经》作如。 ★重:chong ;;内因: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营卫虚弱 外因:重因疲劳汗出 遂得之-血痹 加被微风-感受风邪 卧不时动摇;; 微-阳气不足 寸口 血凝肌肤 脉 涩-血??不畅 麻痹不仁 关上小紧-外受风寒 治法:宜针引阳气-引导阳气,通调营卫。 脉和 邪去则脉自和 令 则愈 紧去 脉缓而不紧 取:“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之义。 ;;2.血痹重证; ★阴阳俱微:此指病机,营卫气血皆不足。 ★不仁:肌肤麻木失去知觉。 《灵枢》:“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素问·痹论》:“不仁者,皮顽不知有无也”。 ★风痹:病名,以肌肤麻木和疼痛为主证。 ;本条论述血痹重证的临床特征和治法。 ;;;方药; ★可以“针引阳气”吗? ;临床应用体会;加减;病案举例1;;;病案举例2;辨治思路解析;辨治思路解析;第二节 虚劳病;;;(一)脉象总纲; ★男子:指房劳伤肾的壮年男子,但并不固定虚 劳唯男子独有之病。 ★平人:外形看似无病,其实脏腑气血已经亏损。 即《难经》中“脉病形不病”的人。 ;;(二)病因病机;;1.虚劳失精; ★失精家:指经常梦遗、滑精之人。 ★少腹弦急:指小腹因虚寒而出现紧张拘急。 ★清谷:下利清谷。 ;本条论述虚劳失精梦交的证治。 ;;; 桂枝汤-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潜镇摄精。 龙骨、牡蛎-潜阳固涩 外感: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桂枝汤 内伤:通气血以和调阴阳而补虚。 △龙骨、牡蛎-潜阳入阴,交通心肾, 收敛浮越之阳,固涩走泄之阴。 ; ★调和阴阳是张仲景治病的特色之一。虚劳失精既可是阳虚不固,也可以是阴虚火旺。但本条则属阴阳两虚、阴阳不和,故用桂枝汤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固涩。 ;临床运用体会;病案分析;辨治思路解析;桂枝8g,白芍12g,炙甘草5g,龙牡各30g(杵,先煎),人参5g(另煨),山萸肉10g, 五味子6g(杵),生姜2片,大枣7枚(破)。10剂,水煎服。 连服10剂,遗精明显好转,后以原方小其制,调治月余获愈。;【讨论】;(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如何运用? 现代临床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低下、小儿心脏疾患、遗尿、遗精、阳痿、心律失常、自汗、盗汗等多种疾病。对于上述疾病其病机属于阴阳两虚者均可使用。;2.虚劳里急; ★里急:腹中拘急之感,但按之不硬。 ; ;原文分析;原文分析;Question;;;; Pay attention;①本证为阴阳两虚而偏于阳虚,临床辨证除条文所述症状外,当有自汗、面色不华、舌质淡,脉虚等症。 ②健脾胃、补中气治疗虚劳病是张仲景又一特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临床应重视健脾胃、补中气在治疗虚劳病中的作用。 ③小建中汤组方关键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倍用芍药,并加饴糖,从而变桂枝汤调和营卫为建中补脾胃之剂。;Question;The difference ;汤证辨析; 【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第六 14) ★本条承上条论述阴阳两虚,气虚更甚的证治。 ; 1.证候分析: 里急——阳气虚寒,腹中拘急疼痛。 诸不足——为省文法,当包括小建中汤证中的证候(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以方中黄芪推测当可见 自汗、少气 身重不仁 等证。 脉虚大 2.【治法】益气补中。 3.【方药】黄芪建中汤 (小建中汤加黄芪一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