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版 降低介入术后术口渗血发生率.doc

发布版 降低介入术后术口渗血发生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1: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下午好,我是二沙心血管科的黄庭开,这是我的搭档,向圣兰。我们这QC是由二沙心血管科牵头,多科室合作的QC项目,在QC开展过程中也得到萧蕙萧主任的大力支持及指导。 Ppt2: Ppt3: p pt4: Ppt5: 既往我们的冠脉介入治疗多采用股动脉途径进行,现在多采用桡动脉途径,对比于股动脉途径,桡动脉途径有众多的优点,但是桡动脉介入术后术口渗血等并发症仍有发生,于是我们针对渗血问题经行现状调查。 Ppt6: 我院心血管大科2013年6-12月经桡动脉介入术共进行634例,其中术后术口渗血25例,渗血发生率为3.94%。 Ppt7: 以下是我们前期的原始资料。 Ppt8: 针对如此发生率,我们小组决定以这为改进方向,目标是QC活动后,术后术口渗血的发生率,其中发生率从3.94%降至1.58%。 Ppt9: 我们将患者神智意识,依从性等内因及医护人员技术,宣教,护理等外因共20个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列出了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Ppt10: 图中显示,球囊压迫器固定不劳,活动过早,术肢制动不良等9个为主要原因。 Ppt11: 我们第一个必须解决的要因是球囊破压迫器固定不牢,由图上可以看出,球囊压迫工作原理就是魔术贴粘合后,通过给压迫器内气囊打气,从而产生足够的压力对穿刺口点对点压迫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那如果压迫器着力点移位会怎样呢?对,就是渗血。那很简单,不要让他移位或者松脱就可以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如此多的渗血发生?是因为悄悄撕开一点可以舒服一点?还是碰到床栏于是送松移位了?于是我们在另外一个角度入手,怎么才能让他不如此容易松脱移位。 我们到最后决定使用网状弹力绷带,网状弹力绷带孔径大,不阻碍观察,压力小,无黏贴痕迹,便于术后术口观察,还能防止患者对压迫器进行撕拉,防止无意识碰撞后使其失效。我们接回介入患者后,剪取网状弹力绷带,套于桡动脉压迫器外,再使用小夹板反向固定于手背,防止手腕活动,使穿刺口充分止血。 Ppt12: 针对术后观察不充分 ,我们制定经挠介入术前术后方案总结,制定出介入手术观察表,定出观察时间,重点,并进行细致有序的对比,记录。还派发针对患者制作的介入注意事项表,观察患者生活习惯, 观察 患者术后有无因进食导致胃肠胀气不适而活动量增加,同时加强巡视 。 Ppt13: 针对术后交接班不全的情况,我们针对术后交接班的情况专门制定出介入术后医护交接班指引,明确列出交接班需要清除知道事项,针对患者各情况分别制定护理方案。 Ppt14: 我们通过对于患者,医生,家属,护士等个方面进行调研后,全面改进护理方案,规范化护理,详尽的小册子,到位的宣教,完善的固定,使术后术口渗血率由3.94%降至0.8%。 Ppt15: 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后,能使患者及家属清楚了解介入手术的知识,主动配合,提高护士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将低科室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我们还对固定方法进行相关总结,相关论文已发布论文于延边医学杂志社。 Ppy16: 对于此,我们小组并没有满足于此成果,科室里定期组织学习班进行学习,各科室间进行交叉检查,检查工作是否到位,各科定期集中进行业务学习及交流,每两月举行抗凝小组活动。 Ppt17: 由于经此方案护理后,仍然有术后术口渗血的情况发生,我们打算下一步由途中几方面继续改善 Ppt19: 到最后,谢谢各位的聆听。 (我科拟定圈能力60%,按品质圈方法给出的公式计算目标值。目标值=现状值一改善值=现状值一(现状值×圈能力)=3.94%一(3。94%×60%)=1.58%。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