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酿酒工业发展历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用文案 淄博酿酒工业发展历史 一、 简况 淄博酿酒工业历史久远。齐国故都临淄很早就有“高阳 馆外酒旗风” 的诗句流传。 清末, 酿酒作坊已广布淄博各地。 1895 年,临淄高阳故称附近的南高阳、王庄二村即有酿酒 作坊 4 家,其中以王庄郭公田开设的“永祥号”为著,产品 除销往当地外,还销往沾化、利津等地。 1933 年前后,淄 博地区大小作坊发展到百余家, 其中临淄 20 家,淄川 75 家, 博山 20 家,年产高粱酒达 1745 吨,红谷酒 15 吨,总产值 约为 61.9 万元。资本最大者 5000 元,少者亦有 2000-3000 元。多数作坊是粮商,兼营,以商业经营为主。主要原料高 粱多从外地购进,红谷、麦曲则产自当地。所产烧酒大都当 地销售,余者销往邻县。 1945 年 10 月,渤海三专区工商局长(山)桓(台)支 局创建索镇酒厂。 1948 年 4 月,鲁中南工商五分局所属的 淄川县工商局,将淄川城里和西关的元亨、谦和、义和、东 升居、义生久 5 家私营酒店合并扩建成华兴酒厂(山东淄川 酒厂前身)。到 1949 年,淄博共有全民所有制酒厂 2 家,职 工 245 人,年产值为 186.67 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酿酒工业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 路。1952 年,总酿酒量已达 1537 吨,工业总产值为 257.01 标准 实用文案 万元。建国初期,国家队酿酒工业实行“专酿专卖”政策和 粮食统购统销,民办私营酿酒业因原料缺乏而渐次停产。为 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国家对索镇、淄川两家全民所有制酒厂 先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扩建。 1958 年,淄川酒厂一次征 地 114 亩,先后建成果酒车间、地下室、菌肥车间,总建筑 面积 4124 平方米。 索镇酿酒厂也新建曲房、 固体白酒大棚、 固氮菌肥等车间,建筑面积 11394 平方米。 1958 年,淄博 已能生产白酒、黄酒、红果露酒三大类,品种有黄酒、玫瑰 酒、白兰地、梨柿酒、 葡萄酒、 乌河大曲等 30 多个。到 1959 年,全市总酿酒量 2692.74 吨,比 1949 年的 1079.1 吨提 高 1.5 倍。 从 50 年代末起,由于粮食市场供需脱节,造成酿酒生 产线原料短缺,各生产厂家只好转向露酒生产,淄川、索镇 酒厂还以瓜干为原料生产白酒。 1959 年,索镇酒厂建成一 座年产 500 吨木制酒精塔,开始生产酒精。 1965 年,淄川 酒厂也建成年产 1000 吨酒精生产车间,淄博酿酒业完成总 产值 438.58 万元,年产白酒 1528.7 吨。 1968 年,桓台索镇酒厂建成年产 1500 吨酒精车间, 1970 年又增添设备, 形成年产酒精 3000 吨的生产能力。 淄 川酒厂在 1967 年试制成功柠檬酸的基础上,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