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1 、实质: ? 从封建思想文化向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转化 2 、表现 ?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 是一场“观念形态的革命”。 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之后, 对此 前 70 多年的曲折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个重 要的里程碑。如果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在政治领域的革命,那么 新文化运动就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是一场“观念形 态的革命”。 三、中国近代化的层次 [ 问题引导 ]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 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19 世纪 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 19 世纪末 20 世 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 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指出促成“器物” 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 ? 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加深; ? 民资初步发展;民资力量壮大 可编辑 [ 问题引导 ]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渐 进过程,从 1840 年到 1919 年中国近代化进程可分 为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所涉及的领域及主流是 什么?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主流 领域 阶段 归纳中国近代化层次: 经济 先进技术 政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民主 科学 器物 →制度 →思想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 (1840 年— 1895 年 ) 整体发展阶段 (1895 年— 1919 年 ) 曲折前进阶段 (1919 年— 1949 年 ) 3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 (1840 年— 1895 年 ) :突出事件是 洋务运动 前期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60年代 “ 自强”重点发展军事工 业 “求富”重点发展民用工 业 后期 张之洞 左宗棠 李鸿章 奕訢 首先,洋务运动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 民化的进程。 其次,从政治上看,近代企业的建立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 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成长。 再次,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洋务派大量购买并 进而制造新式枪炮,组建新式军队,实行洋式练操,以促进清军队的建设和国防 的近代化。 最后,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并 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先河。 总之,洋务运动不仅顺应了世界近代化运动的历史潮流,成为世界近代化运 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因率先掀起了中国近代化的改革而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 点。 思考 有史学家在研究洋务运动时指出:洋务运动 实在是中国现代化 (近代化) 的起点,为什么? (一)起步阶段( 1840 —— 1895 ) 1840 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 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 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表 现 1 、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 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 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 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认识: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 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 、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 将政治体制近代化提上议事日 3 、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 培养科技人才。 (二)整体发展阶段( 1895 —— 1919 ) “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 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 位的充分体现。 表 现 { 1 、经济近代化: 19 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