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能 ? 1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同门不同性 泰能 ? ( 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 ) 与美罗培南的比较 09-2019-AINF-1015212-0043 泰能 ? 2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全球 30 年、中国 20 年 泰能 ? 引领碳青霉烯药物领域发展 80S 90S 21 世纪 1985 年泰能 ?( 亚胺培南 ) 在日本上市 2019 年多利培南在日本上市 (帕尼培南和比阿培南仅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上市) 1. Zhanel GG et al. Drugs 2019; 67 (7): 1027-1052 2. 王睿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28(7):602-605 3. 刘文静等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 .2019;10(6):468-471 1987 年泰能 ? 获得美国 FDA 批准 1994 年泰能 ? 在中国上市 1994 年帕尼培南在日本上市 2019 年美罗培南获得美国 FDA 批准 2019 年厄他培南获得美国 FDA 批准 2019 年厄他培南在美国上市 2019 年比阿培南在日本上市 2019 年厄他培南在中国上 市 ? 目前全球共 6 种、中国共 5 种碳青霉烯药物用于临床 1,2,3 ? 泰能 ? 、美罗培南为国内最常用的二类碳青霉烯药物 1,2,3 泰能 ? 3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 碳青霉烯同属一类抗生素,既有相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特性 ? 泰能 ? 与美罗培南有何异同? 同门是否同性? 泰能 ? 4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碳青霉烯类药物作用机制相似 碳青霉烯类独特的化学结构导致其高度稳定,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强的特点 4 羟乙基保护碳青霉烯 类不被 β - 内酰胺酶水 解 反式结构决定其对 β - 内酰胺酶稳定 C1 链上的碳原子结构与 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谱及 抗菌活性密切相关 4.Papp-Wallace KM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19;55(11):4943 – 4960 E 1 +S E 1 :S E 1 -S 酰化作用 碳青霉烯类与 PBP 结合,形成 碳青霉烯: PBP 化合物 由于碳青霉烯类的酰化 作用, PBP 被灭活 碳青霉烯类与 PBPs( 青霉素结合蛋白 ) 紧密结合,从而发挥杀菌作用 4 泰能 ? 5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 泰能 ? 与美罗培南药理学对比 ? 泰能 ? 与美罗培南抗菌活性对比 ? 泰能 ? 与美罗培南临床疗效对比 ? 泰能 ? 与美罗培南安全性对比 ? 泰能 ? 与美罗培南性价比对比 泰能 ? 与美罗培南 - 同门并不同性 泰能 ? 6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5.Novelli A,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19; 44 (5): 539-549. 6.Dreetz M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19,40(1):105 – 109 C max = 最高血药浓度; AUC ∞ = 药时曲线下面积 人群 药代参数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健康志愿者 6 C max (mg/L) 61.2 ± 9.8 51.6 ± 6.5 AUC 0- ∞ (mg.h/L) 96.1 ± 14.4* 70.5 ± 10.3 重症脓毒症患者 5 C max (mg/L) 90.1 ± 50.9* 46.5 ± 14.6 AUC ∞ (mg·h/L) 208 ± 85.9** 92.5 ± 21.4 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除需要重视 Cmax 和 AUC 外, T > MIC 是评价抗生素抗菌活性非常重要的药理学指标 亚胺培南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优于美罗培南 * p 0.05, ** p 0.01 vs 美罗培南 健康志愿者研究: 一项随机、交叉研究,分析了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药代药动力学特征和血清杀菌活性。 12 例健康 男性自愿者接受亚胺培南 1g+ 西司他丁,美罗培南 1g 常规输注 30min, 采用生物测定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的 药物浓度,采用开放开放两室模型和非房室技术分析药代药动学参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